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学术论文 >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辩证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以2014―2015
下载文档 (220KB )
无病毒,无广告,无恶意插件
文库信息
  • 资料大小:220KB
  • 资料语言:
  • 下载次数:
  • 文档格式:DOC
  • 打开方式:
  • 文库授权:免费下载
  • 更新时间:2016-12-27
  • 应用平台:WinXP/Win8
  • 文库星级:
  • wkfxw.com(拼音缩写)提供!

分享到:

0%
(0)
0%
(0)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辩证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以2014―2015年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患者,分别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8.89%;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观察组治疗效果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西医治疗。 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标本兼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辨证施治;糖尿病;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0(b)-0061-02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疾病[1]。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长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导致多尿、多食、多饮、体重减轻等主要临床表现,如没有得到积极治疗可导致肝、肾、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和眼等组织器官发生改变,出现严重并发症。中医辨证治疗能够调节患者的脏腑和阴阳平衡,使患者机体平衡,从而降低血糖。为此,笔者以2014―2015年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患者,分别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中医辨证治疗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现报道如下。 www.wkfxw.com文库分享网•收集整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研究对象中,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范围在38~76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3岁; 1~13年(中位病程5.5年)为病程范围。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和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西药常规治疗方法。空腹0.25 g二甲双胍,3次/d。不能控制血糖可使用胰岛素治疗,根据患者血糖调整二甲双胍或胰岛素的应用剂量。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根据患者症状表现辨证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湿热内蕴型、肝肾阳虚型进行治疗。①阴虚热盛型:患者表现为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烦渴多饮、烦躁易怒,舌苔薄白、脉细数。治则以滋阴清热为主,方选三消汤。药物组成:白术9 g、当归9 g、茯苓9 g、生地9 g、黄柏6 g、知母6 g、黄连6 g、天花粉6 g、甘草3 g。②气阴两虚型:患者多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心慌气短、夜间盗汗等症状,治则以补气固本、滋阴清热为主,方选玉泉丸加减治疗。药物组成:葛根12 g、天花粉15 g、地黄9 g、黄芪12 g、麦冬12 g、五味子12 g、甘草12 g。③湿热内蕴型:患者多表现为身重疲乏、神志昏沉、胸脘痞满、不思饮食、小便黄赤等。治以健脾益气、清利湿热为主,方选三仁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杏仁、半夏各15 g,飞滑石、生薏苡仁各18 g,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各6 g。④肝肾阳虚型:患者多表现为胸闷气短、滑精阳痿、耳聋耳鸣、大便糖稀、舌苔白、脉细。治以滋肝补肾为主,方选左归丸加减治疗。药物组成:地黄12 g、菟丝子15 g、牛膝12 g、山药12 g、山茱萸10 g、枸杞子15 g。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分为三个等级,即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是指患者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是指患者血糖下降明显,临床症状基本恢复正常,有所改善;无效是指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血糖无下降、升高或下降不明显。
  1.4 统计方法
  两组患者疗效情况采用绝对数和相对数(总有效率)表示,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组内总例数×100%;两组患者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总有效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完成,设定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8.89%;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见表1。
  假设检验表明,观察组治疗效果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西医治疗。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内分泌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糖尿病会引起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肝肾功能衰竭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降糖药物、胰岛素等药物和饮食治疗是西医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疗效尚可。中医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症[3],中医认为该病与阴阳失调有关,气血耗损、脏腑精气衰退则是主要因素,加之情志失调、过食肥甘厚味等可导致气滞血淤、阴虚燥热、脾虚湿盛之症,虚实夹杂最终导致糖尿病发生[4],故应以调节及机体、阴阳平衡来缓解症状。糖尿病患者病程长,采取中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副作用,同时能够达到降血糖效果。西药是目前降糖药物的首选,但存在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和低血糖等。中药的优点为作用持久而温和、可延缓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少见等,是寻找降糖新药的一条重要途径。抗糖尿病活性成分在抗糖尿病单味中药中不尽相同,有萜类、黄酮、多糖、皂苷、甾体、硫键化合物、胰岛素、生物碱、不饱和脂肪酸等。为达到降糖的目的,其作用机理不尽相同,主要包括通过减少对抗激素等方式,使患者的三多一少症状不断改善,或增加葡萄糖转运子,增加糖的无氧酵解,增加胰岛素分泌、受体和敏感性,增加不依赖胰岛素代谢,从而纠正体内脂肪、糖、蛋白质等代谢紊乱。通过降血脂、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抑制醛糖还原酶活性、保护肾功能、消除自由基等方面使单味中药起到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作用[5]。中药材中,人参和黄连的降糖效果最明显,另外中药材中滋阴药、补阳药以及清热药和祛风湿药也能起到良好降糖效果。人参中的多糖为主要降糖活性成分,以腹腔注射多糖可明显降低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所致高血糖小鼠的血糖,薏苡仁、茯苓、葛根、知母、桑白皮、紫草等其他含多糖成分中药也有降糖作用。多糖组分Aps-G由内蒙黄芪根中分离出来且具有双向性调节血糖作用。为小鼠腹腔注射Aps-G250 500 mg/kg,连续7 d。不影响正常小鼠血糖水平,但可显著降低葡萄糖负荷后小鼠的血糖水平,给予小鼠300 mg/kg的Aps-G可明显对抗对苯乙双胍所致实验性低血糖。葛根中黄酮成分葛根素能扩张痉挛的血管,降低血液粘度,稳定血糖代谢,降低心肌氧耗,改善组织缺氧状态,减少自由基的形成,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合成。黄连中的主要成分小檗碱具有降血糖、纠正脂质代谢紊乱的功能,并能改善糖耐量,降低血清胆固醇。长春花,桑叶等中药的生物碱类成分也有很强的降糖作用。苦瓜醇提物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能增加正常小鼠的肝糖元含量,增强正常小鼠胰岛β细胞的功能,改善糖耐量,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含量,其皂苷类成分是降糖的活性成分。肾上腺素和四氧嘧啶小鼠的血糖和血总脂可通过高山红景天多糖降低,且多糖的降血糖作用皮下注射1次为胰岛素的1/2。用于治疗糖尿病时景天科银白青锁龙鲜叶的提取物有极好的降血糖活性,从该提取物分得的葡萄庚糖酸低烷基酯和银白青锁龙苷两个有效成分对小鼠显示强烈的抗糖尿病活性。中药组方中,黄芪联合山药,苍术联合玄参,丹参联合葛根,生地联合熟地,都能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针对早期糖尿病患者,采用中药治疗能够起到稳定降糖的作用,并且毒副作用非常小。针对病程较长血糖水平较高的糖尿病患者,主要选择胰岛素为主,采用中药治疗和控制并发症。该研究根据中医理论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将糖尿病患者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湿热内蕴型、肝肾阳虚型。根据患者症候、病情进行辨证施治,同时给予方药辨证加减进行治疗。
  笔者以2014―2015年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患者,分别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8.89%;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观察组治疗效果和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西医治疗,表明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标本兼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采用中药治疗糖尿病不单纯是降糖,重在对人体全面机能进行调理,使血管弹性整体恢复,增加各组织如心、肝、肾、视网膜等的营养性血流量,且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小,因此在治疗糖尿病方面中药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同时,为从根本上使糖尿病得到有效治疗,中药可以把活血化瘀药与益气养阴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有着化学合成药物不可替代的优势。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中传统医药不仅仅在于降低血糖,更重要的是为解除患者临床症状,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整体调节,防治多种慢性并发症,延长糖尿病患者的寿命。通过中医辩证思路,对脏腑气血、阴阳调节,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调节各组织器官的平衡,从而使血糖自然下降,达到可控、平稳效果,同时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进行运动,才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参考文献]
  [1] 但剑平,梁尚财.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28例[J].吉林中医药,2008,28(6):419.
  [2] 冯恒.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1):57-58.
  [3] 董雅兰.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592-594.
  [4] 田麒,高爱洁,刘玉伏.中医治未病结合健康管理干预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4,27(8):5-7.
  [5] 杨怀瑾,刘立超,黄洪林.抗糖尿病中药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2):92-93.
  (收稿日期:2016-07-25)
下载地址
您的IP建议您使用电信下载点
最新评论
选择评论类型: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关于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文库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