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华法林治疗老年房颤患者的效果;方法:以我科2014年11月―2015年4月收治的老年房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应用胺碘酮及华法林治疗,对照组单独用胺碘酮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转复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转复率73.3%,对照组为70%,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试验组栓塞率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试验组发生出血率23.3%对照组为0,组间比较差异均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消化系统、肺、死亡率及肝肾功能等方面的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试验组INR值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 结论:应用胺碘酮联合华法林治疗老年房颤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胺碘酮;华法林;老年;房颤
律并维持窦性心律、抗凝及控制心室率三方面,而抗凝治疗是药物治疗房颤的基石。本研究以2014年11月―2015年4月我科收治的老年房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分析胺碘酮联合华法林治疗老年房颤的效果,具体见以下报道。
1.资料、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以我科2014年11月―2015年4月收治的老年房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为62―83岁,中位年龄70岁;男性17例,女性13例;14例冠心病,7例高心病,9例为其他病因;心功能分级:6例I级,11例II级,10例III级,3例IV级。对照组年龄为60―86岁,中位年龄为72岁;男性19例,女性11例;其中15例冠心病,5例高心病,10例为其他病因;心功能分级为:7例I级,13例II级,6例III级,4例IV级。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因及心功能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较好。 copyright www.WKFXW.com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60岁;②心率均为AF型(HR超过120次/分钟);③均无AF病史,且心室率在140-195次/分钟。
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不全及甲亢者,先心病、心胸手术史及病窦综合症患者;②血压低于100/60mmHg者;③因电解质紊乱、药物及酸碱失衡所致的AF等。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试验组口服胺碘酮(0.2g,H31021872,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首次用药为1片/次,3次/日,连用1周,而后1片/次,2次/日,连用1周,第3、4周为1片/日。同时口服华法林(0.25mg,H31022123,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首次用药为2片/次,3次/日,服药3天后检测INR值,按照INR值调整剂量,用药1周时INR值超过2.0时应减量为1片/次,3次/日;INR低于1.6时,每次加用1片,继续服用;每5天复查一次INR,INR值2次连续稳定在1.6-2.0间时止。此后每月检测1次INR,检测12个月,并记录下每次检测值,出现严重出血事件应停止用药。
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胺碘酮,用法及服用时间均同试验组。
1.4 观察指标
行12导联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观察患者的复律情况,进行肝、肺、肾、甲状腺功能及胸部X射线检查等,以观察胺碘酮疗效及副作用,同时进行抗血栓INR检测,并观察患者的栓塞发生情况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1.5 统计数据分析
统计数据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用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由检验,数据用百分数表示,统计差异有意义用P<0.05表示。
2.数据分析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房颤转复律情况
用药后试验组转复窦性心律者22例(73.3%),其中用药24小时内转复窦性心律16例(53.3%),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超过24小时者16例(53.3%),有7例复发,加大胺碘酮剂量后再次转复5例;未转复者为9例。对照组转复21例(70%),用药24小时内转复14例(46.7%),5例复发,用药后再转复5例,9例未转复。两组患者的转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试验组患者的血栓、栓塞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但其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其在消化道、肺部、甲状腺、肝肾功能及死亡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INR变化情况
治疗前试验组INR值为(1.18±0.20),治疗后为(2.59±0.51),治疗后试验组INR明显升高(t=14.097,P<0.01);对照组治疗前INR值为(1.15±0.17)治疗后为(1.23±0.20),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13.597,P<0.01)。
3.讨论
房颤是心内科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被称为“流行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呈上升趋势。脑卒中、肺部感染及心力衰竭等是房颤常见的并发症,给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胺碘酮为III类抗心律失常药,具有抗心律失常I类和IV类药物的电生理功效,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进行延长,对折返激动的消除作用良好;对房室结有效不应期的延长及房早发生的抑制等效果显著[2]。当前,胺碘酮是房颤复律的临床常用药,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其不良反应率较低,安全性也相对较高,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消化系统、肺、肝肾功及死亡率等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不明显(P>0.05)。但其复律、窦性心律维持率较低。本研究中,其转复率为73.3%,窦性心律维持率为53.3%,同文献[3]结果基本相符。有研究[4]依据流行病学调查,认为22%的房颤者会形成动脉血栓,尤其是年龄大者更为多见。并证实有超过10%的房颤患者会发生栓塞并发症,本研究显示的房颤患者的栓塞发生率为30%,本研究中栓塞发生率高可能同被试者的年龄偏大有关。所以,治疗房颤的同时应预防栓塞的形成。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试验组的INR值显著上升(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此结果显示华法林对INR值的效果显著。
华法林是口服类抗凝药,属香豆素类,通过抑制凝血因子合成中的谷氨酸羧基化来达到抗凝效果。房颤是因心房扩张、且失去机械性收缩力,容易使房内血流瘀滞,进而形成血栓,在诱因的作用下,血栓脱落,行至动脉血管中容易造成肢体、肾脏及脑等器官的动脉栓塞,可能造成严重并发症。为此,积极对房颤进行抗凝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高年龄房颤患者,其房颤中出现血栓的风险远比高血压带来的风险要高。相关文献[5]显示,华法林对脑卒中及死亡的预防作用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血栓发生率为3.3%,而对照组则为30%,此结果也证实了华法林对房颤患者血栓的预防作用。但其出血发生率达到了23.3%,这可能同胺碘酮联合华法林时,增强了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增加了患者出血的几率[6]。由此可见,胺碘酮同华法林联用是增加出血几率的危险性组合,这同相关研究结果非常一致[6]。也有文献指出,胺碘酮联合华法林用药时应密切监测INR值,并依据胺碘酮用量及时减少华法林剂量,以降低房颤患者出血几率。由此可见,应用胺碘酮联合华法林治疗老年房颤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研究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蔡录. 心房颤动420例临床分析[J]. 中国临床研究,2015,30(01):30-32.
[2]李玲,罗晓丽,王红勇. 胺碘酮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4):97-98.
[3]伍继初,罗参香,欧阳泽伟. 胺碘酮及氯沙坦对慢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心房结构及房颤复发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5,20(03):18-22.
[4]徐婵娟,刘俊. 临床药师参与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实践[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5,15(06):29-31.
[5]徐建华,邹颖. 胺碘酮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分析[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03):43-44.
[6]王春红. 老年口服华法林致出血的原因分析与观察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