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十二五”以来,武汉大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服务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尤其在湖北省科技奖励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从科技奖励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科技奖励结构的改善对学校科技实力的提升、科技奖励工作体系的完善对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等几方面总结了申报地方科技奖励的体会。
关键词 武汉大学;湖北省;科技奖励;体会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5)09-0102-02
科技创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是科技工作的根本要求,经济社会要实现全面、协调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必然的选择。而科技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十二五”以来,武汉大学以“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未来,促进科学发展,争创一流高校”为主题和载体,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服务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取得了一批具有原创性和重大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一些具有地方、行业特色的科研成果在湖北落地开花,就地转化,为湖北省、武汉市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科技支撑、引领示范的作用。同时,地方经济建设社会的发展也为学校科技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和研究任务。近年来,学校科技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www.wkfxw.com文库分享网•收集整理
1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湖北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科技引领作用
大力培育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创新,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强大动力,既对当前调整产业结构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能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选择新兴战略性产业,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只有把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战略方向,把支撑经济制高点作为科学研究的战略重点,才能使科技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新的增长点,才能从根本上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研究才能保持持续的活力,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近五年来,武汉大学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奖15项,其中创新团队奖1项(等同于国家一等奖,是继清华大学之后第2个获此奖项的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国际合作奖1项;获省部一等奖52项。到账经费53.5亿,SCIE收录论文7539篇,EI收录论文6321篇,CPCI-S收录论文3861篇,获授权专利2017项,其中发明专利1108项;获软件著作权691项,成果鉴定128项。
2 科技奖励结构逐步改善,为近年来武汉大学科技实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武汉大学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湖北、辐射全国,找准切入点,调整工作布局,集聚各类科技资源,服务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以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来为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2013年,生命科学学院完成的“红莲型新不育系珞红3A与超级稻珞优8号的选育和利用”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这是该年度唯一的特等奖,也是首次由高校牵头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截止该项目获奖,珞优8号已累计推广2136万亩,累计获得直接经济效益6.292亿元。增产稻谷10.68亿公斤,节约化肥近6000万公斤,为农业生产增加经济效益42.71亿元。促进了农民增收,减少了环境污染,为我省、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超级稻珞优8号的培育是湖北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典范,为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珞优8号的推广丰富了杂交水稻类型,进一步提升了杂交稻国际影响力,为杂交稻新组合选育提供了新思路,促进了杂交水稻的研究与发展。
3 科技成果产出丰硕,申报湖北省科技奖励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推进了学校科技事业的发展
1)高度重视,营造氛围。把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科技服务创新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加重视原始创新;努力拓展科技与金融市场的合作途径,多渠道筹措科技经费;进一步扩大了与省内企业的合作,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水平。广泛宣传引导,营造重视科技产出的工作氛围。充分利用各类宣传途径和平台,宣传成果管理、科技奖励的新政策、新思路、新举措,提高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的显示度。提高科研人员的成果意识,加强组织策划,认真落实科技奖励申报工作计划。
2)政策引导,制度保障。(1)出台《武汉大学高水平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加大获奖成果,尤其是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的配套奖励力度。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奖励60万元,二等奖奖励35万元;省部级一等奖奖励10万元,二等奖奖励7万元,三等奖奖励3万元。(2)加强成果积累,鼓励原始创新。重点奖励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且无其它通讯作者单位发表的具有原创性的高水平科研论文。例如:在《Nature》、《Science》、《Cell》上发表的论文奖励50万元/篇。在《Nature》、《Science》、《Cell》子刊发表的论文,且影响因子20以上,奖励10万元/篇;影响因子10-20,奖励5万元/篇。一区和二区SCI论文:按中国科学院SCI分区(最新版)实行分级奖励,具体标准为:一区杂志奖励1万元/篇,二区杂志(顶级期刊)奖励0.8万元/篇,二区杂志奖励0.5万元/篇。
3)顶层设计,做好规划。大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紧紧围绕市场导向和需求,建立健全社会化、网络化的创新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围绕湖北传统产业振兴,主动融入一批有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企业。培育、孵化、产出一批市场急需的科技成果。
同时,遴选研究基础较好,应用范围广泛的成果适时申报湖北省科技奖励。申报过程中做到合理分流申报湖北省科技奖励的种类、年份,提高获奖率,根据成果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结合学校申报科技奖励项目的整体情况,合理选择每个项目的评审组,充分体现成果优势,同时避开学校内部竞争。
4)精心组织,注重细节。不断健全科技成果管理体制,完善科技奖励申报工作体系,提高申报质量。及时掌握科技成果产出情况的动态,以申报各级科技奖励为切入点,加强知识产权与成果管理咨询;通过形式审查、专家咨询、预答辩等形式,完善从科技奖励申报材料的准备到答辩工作体系,确保申报质量。积极与主管部门联系、沟通,推荐学校专家参与各级奖励的评审,提升成果完成人对科技奖励的认识。
5)责任落实,目标管理。对重点学院、重点学科、重要科研基地实行目标管理。各学院、重点学科、科研基地、重要岗位的教师提出具体的科技成果产出计划,明确对学科建设、学校事业的发展在科技成果产出上应该承担的责任。根据承担科研课题的情况,对学院、重点学科、科研基地、重要岗位的教师制订相应的科技成果产出的目标,实行目标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文华.浅谈高校在科技奖励申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技视界,2015:177.
[2]吴敏等.浅谈如何做好高校科技奖励工作[J].科技创业,2010(5):65-67.
[3]刘志宏,王文东.科技成果奖励申报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4(9).
[4]米英.提高科技成果申报质量的过程管理[J].企业管理,2004(2).
[5]王炎坤.科技成果奖励中的经济效益考核问题[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3(0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