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青少年犯罪是当前犯罪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从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出发,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重点从三方面研究了预防青少年犯罪应当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青少年 犯罪学 预防
作者简介:陈晓红,中共大同市委党校。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8-289-02
青少年犯罪不仅影响社会稳定,更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进入21世纪以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长足进步,未成年人成长条件和环境不断得到改善;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面临着一部分未成年人误入歧途,违法犯罪的严重现实。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为当今世界继环境污染、吸毒之后的又一大社会公害。
我国刑法中仅对年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作了专门的规定。青少年的年龄范围一般是指14周岁到25周岁。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总体上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占整个刑事犯罪的比例也有所下降,但是青少年犯罪整体上呈现出严峻态势,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已经引起了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犯罪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www.wkfxw.com,免费收集整理
一、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一)犯罪年龄的低龄化
从犯罪的年龄来看,低龄化是一大趋势。《2013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年龄多为14-16岁,其中14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占整个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在上升。
(二)犯罪类型复杂化
进入本世纪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的犯罪类型已经从传统的杀人、抢劫、强奸、盗窃等低级简单的恶性案件向利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的高智能犯罪过渡,犯罪方式在不断升级。
(三)犯罪动机的冲动性
未成年人正值青春萌动期,生理发育快,心理状态不够稳定,在遭遇特殊问题、挫折、刺激中,情绪容易冲动,常常一触即发,而且想法简单,不加思考,不计后果,不顾影响,举动盲目,带有很大的冲动性和无知性。
(四)学生犯罪率超过未成年无业人员犯罪率
根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发布的《2013年度北京市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工作报告》,以北京市为例,2013年在校学生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的21.6%。2009年到2013年期间,在校学生的犯罪率均高于未成年社会无业人员,其中,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犯罪率最高,占学生犯罪率的67%。
(五)离异、破碎家庭子女犯罪增多
这类家庭的青少年由于从小缺少关爱,极易在寻求亲情和温暖中,误入不良团伙,滑向犯罪。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犯罪是社会各种消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产生原因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心理生理特点使其较易走上人生的歧途
青少年犯罪的决定性因素在于自身素质的高低。青春期是人生成长和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神经系统正处于不稳定状态,遇事易冲动,缺乏冷静思考,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辨别是非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差。
(二)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仍然存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偏激倾向。社会上盗窃、抢劫、强奸等犯罪案件及电影、电视、网络上存在的暴力、恐怖、淫秽等丑恶的东西,也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三)家庭教育的问题
有些家庭在教育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给未成年人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一些单亲家庭子女缺乏应有的关爱,不良的家庭环境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孤独、渺茫、自卑、逆反等心理问题,当遇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时,很容易走向犯罪的道路。
(四)学校缺乏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素质教育的理念虽然早已经提出,但是不少学校还热衷心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工作者往往重视向学生传播书本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品德和法制教育,以及健康向上的性知识、性道德教育。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应当采取的措施
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多管齐下,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密切配合。青少年犯罪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预防。
(一)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1.首先要着力解决社会不公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法律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竞争中常常出现不正当、不规范的现象,导致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无序状态。有的人一掷千金,有的人为了生存煎熬,社会救助又不完善,极大地破坏了社会正常心理,易使处于心理成长期的青少年产生心理失衡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国家应该完善法律制度,加大管理力度,运用经济、税收和法律手段规范经济运行秩序,调节贫富差距,着力解决社会资源实际分配不公现象,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使青少年都能生活在一种正常的社会秩序中,生理和心理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2.加大社会综合治理。配合“严打”,坚决清除社会丑恶现象,特别是大力清除“黄、赌、毒”等社会垃圾。注意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对象的控制,对旅游及娱乐场所等要严格管理和控制,建立对“黄、赌、毒”有效的监督举报机制,实行专门预防和社会预防相结合,共同构筑全民预防犯罪的坚固长城。
3.政府应当改善就业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减少无业青少年的无序流动。青少年犯罪与就业环境恶劣有直接的关系,就业困难导致很多青少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失业的他们整日无所事事,没有经济来源又不得不面对经济压力,很多人走上了偷盗、抢劫的道路。因而,政府应当努力为青少年就业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促进青少年就业,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避免青少年的盲目而无序流动。 最后,要加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的建设,给青少年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强化家庭教育,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孩子首先接受的是父母的教育。因此,预防青少年犯罪,家庭教育的作用尤为重要。
1.要提高家长的法制素养,通过对家长进行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水平,使他们在自己模范守法的同时,引导和规范子女的言行,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
2.形成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方法对子女的成长至关重要。不能简单粗暴,也不能娇惯纵容,应当和子女多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赢得孩子的尊重和认可,在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
3.父母应尽力保持家庭结构的完整和稳定,保持家庭融洽和睦的气氛,多给子女一些健康和关爱,使他们享受到被爱的权利,培养子女健康的性格,使孩子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4.重视子女的法制教育。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子女当好遵纪守法的表率,努力学习家庭教育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如《宪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身法律意识,让自己和子女懂得:哪种行为是合法的,哪种行为是违法的。同时,还应让子女懂得要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5.培养子女树立正确的理想追求,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父母如果能在中学时期帮助子女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需求和兴趣,将对子女的行为起着重大的导航作用。为此,家长必须重视对子女进行理想和人生目标教育。
(三)发挥学校的重点教育作用
学校教育是防止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途径,青少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因此,学校教育对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1.解决“学困生”的问题。在应试教育中,“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本身就具有自卑的心理,在学校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和排斥,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和赞扬,学习没有积极性,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应通过特长生培训机制,让有特长的“学困生”感受成功。这些学生在感受成功之后,就会有了奋斗目标,在学习上努力,对自己的要求就会严格,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学校还可以通过兴趣小组,学生组织培养和发展“学困生”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都能够成功。
2.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青少年由于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学校,与老师相处得时间很长,受到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也非常大。
第一,提高教师的法制观,使教师认识到,法律是学生的必修课,而教师是传授法律知识的责任主体,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育人先育己,教师要先学习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身法律素质,然后再把自己的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提高法制教育的实际效果。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淡薄是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之一。尽管很多学校开设了法制课程,但是实际效果却不理想。这就需要从事法制课程教育的老师具备渊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能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相关问题,能把法律学习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提高法制教育的时效性。
4.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我们国家,由于传统观念和经济原因,社会和家庭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学习状况十分关注,而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程度较低。近年来,虽然个别大学和中小学设置了心理咨询方面的专门机构或专业教师,但社会对心理咨询治疗的总体接受程度和心理治疗水平还不高。所以国家要加大对青少年心理治疗方面的投资和宣传力度,提高青少年心理咨询、指导、治疗水平,加强对有不良心理倾向的青少年进行指导和矫正。从青少年自己来讲,也要积极学习接受科学的心理方面知识,正确评价自己,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
参考文献:
[1]毛志伟.浅析青少年激情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青少年犯罪研究.2005(4).
[2]皮勇、刘为国.论青少年与网络犯罪.网络与青少年犯罪.2005(5).
[3]黄春燕、于海楠.强化家庭预防机制: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合理依据.青少年犯罪研究.2005(2).
[4]滕超、傅显厚、董德才.对“黄、赌、毒”诱发青少年犯罪的研究.犯罪与改造研究.2006(2).
[5]丛梅.家庭伦理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青少年犯罪研究.2005(6).
[6]路琦、董泽史、姚东、胡发清.2013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上).青少年犯罪问题.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