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学术论文 >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问题研究
摘 要: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尤其是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数字图书馆
下载文档 (50KB )
无病毒,无广告,无恶意插件
文库信息
  • 资料大小:50KB
  • 资料语言:
  • 下载次数:
  • 文档格式:DOC
  • 打开方式:
  • 文库授权:免费下载
  • 更新时间:2016-12-27
  • 应用平台:WinXP/Win8
  • 文库星级:
  • wkfxw.com(拼音缩写)提供!

分享到:

0%
(0)
0%
(0)
  摘 要: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尤其是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目标和核心。本文分析了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问题,提出了提高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个性化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a)-0255-02
  进入21世纪,在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数字图书馆建设取得了飞跃式发展,目前已经有一批数字图书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基于用户信息活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未来数字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基本模式[1],事关数字图书馆竞争优势的保持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因此,如何解决好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问题,显得十分紧迫。
  1 数字图书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1.1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阶段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一批数字图书馆建成经投入使用,如今数字图书馆建设已从开始的信息资源建设阶段发展到现在的用户服务推广阶段。如果说在信息资源建设阶段,需要注重的是信息技术使用与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规范性”,以便进行资源共享,那么,在用户推广服务阶段,则需要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用户的“柔性”需求,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从而个性化信息服务成为数字图书馆未来发展服务的基本模式和必然选择。 文库分享网(www.Wkfxw.com),全免费下载
  1.2 个性化信息服务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必要性
  数字图书馆建设不但是投资规模较大的基础性建设,而且是运行维护费用较高的工程。从数字图书馆发展现状来看,已经建设成了一大批数字图书馆,但是仅仅靠政府投资只能解决数字图书馆的生存问题,数字图书馆要发展壮大,还需要数字图书馆本身市场化(或企业化)运作的程度及市场的开发程度,而数字图书馆取得市场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信息个性化服务。
  1.3 数字图书馆具备提供高水平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能力
  传统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由于缺少数字化手段,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其服务范围只能局限于少量的重点用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大量建设,其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使图书馆服务内容不断扩展,服务方式不断增多,服务功能日益强大。数字图书馆已经具备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能力。
  2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定义与主要内容
  目前,多数大中型数字图书馆可以为用户提供如信息查询、文献获取、参考咨询、知识增值等基本信息服务[2]。个性化信息服务与此不同,它是在基本信息服务基础上,提供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服务类型和模式,并日益成为数字图书馆服务方式的主流和趋势。
  2.1 个性化信息服务定义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指能满足用户的个人信息需求的一种服务。它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定制特殊的用户界面,以获取用户个人信息,了解和推测用户的需求,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为到位的信息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3]。
  2.2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
  概括来说,个性化信息服务主要包括服务时空的个性化、服务方式的个性化和服务内容的个性化三方面。现实中具体表现形式有信息分类定制服务、信息推送服务、信息智能代理服务、信息垂直门户服务、信息帮助检索服务、信息挖掘服务以及信息呼叫中心服务等[3]。
  3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3.1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
  我国的数字图书馆整体还处于边建设、边服务、边管理的阶段,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更是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国内数字图书馆已经建成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如浙江大学图书馆的MyLibrary、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以及中科院图书馆的MyLibrary等,目前也只做到根据用户的选择把经过挑选、整理后的数字资源提供给用户[4],还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多样性、个性化信息服务要求。
  3.2 缺乏个性化服务方面的专业人才
  我国从1997年才开始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建设工作,到目前才仅仅十几年时间,因此还没有培养出足够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不仅技术人才短缺,知识理论型人才也短缺。个性化信息服务需要一支高端人才队伍,而这方面的人才目前尤其缺乏。
  3.3 缺乏对用户市场的开拓
  由于国内数字图书馆建设,绝大多数资金来源于国家或地方的财政,缺乏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动力,也缺乏激励机制,对用户市场开拓不足。其主要表现在:第一,服务范围狭窄。以北京为例,北京有数量庞大的数字图书馆,但其大多数只对本校师生开放或联盟高校的师生开放,服务的范围有限;第二,没有充分利用好庞大的文献信息需求资源。如北京拥有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合计超过2000家,研究人员超过50万,而科研院所与研究项目都有研究经费,是一个庞大的文献信息消费市场。如果能够开拓这个市场,那么可以给北京数字图书馆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庞大的信息消费市场仍没有得到很好利用。
  4 做好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几点建议
  4.1 做好用户个性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第一,要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用户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及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扩充与完善,需要把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员投入到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制定与完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标准、规范及要求;第二,树立服务导向理念。把服务当作数字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并把这种理念贯穿到数字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业务和规章规程中,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规章制度;第三,建立良好的用户反馈机制。针对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项目,需要建立一套用户信息反馈系统,让用户来评价数字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服务的质量,通过用户参与的评价来不断完善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4.2 提高图书馆员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力与水平   人才是实施知识服务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根本,要从多方面入手,采用灵活的方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信息服务人才队伍。第一,定向培训。根据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及所从事的岗位要求,进行定向培训,在短时期内有针对性的补充和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第二,加强在岗学习和交流。通过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不断学习、交流和积累,达到共同提高工作技能和能力;第三,注重人才引进工作。信息个性化服务需要是一批高端复合型人才,既要求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又要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能力,这就需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第四,完善人才使用方面规章制度,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通过建立人才产生、管理、使用机制, 采用考察、选拔、使用人才的科学方法,制定全方位评估复合型人才的测评方式,逐渐形成人才脱颖而出、管理有序、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4.3 注重开拓个性化信息服务消费群体,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用户需求决定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而服务则影响到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企业、科研人员、行政机关、金融保险等高端服务业机构从业人员是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主要用户,了解用户需求是有效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重要前提,必须深入了解这些目标用户的需求,不断拓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消费市场。
  第一,注重对企业信息消费市场的开发。一是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建立企业用户档案。企业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行业、主要产品、企业性质、规模、经营情况、企业文化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和服务;二是要了解企业的需求,主要包括:企业文化需求、企业产业研发需求、企业开拓市场需求等。这样才能够有目的性地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通过对企业服务,不但可以得到企业经费方面的支持,提升市场竞争力,还可以提高自身的行业地位。
  第二,注重科研人员的信息消费需求。为教学和科研人员建立个人数字图书馆,根据每个人的工作、研究方向设置相应的栏目和检索策略。此外,还通过短信、E-mail、QQ等现代化的数字服务方式为教师、研究人员等提供便利化服务。
  第三,为更多的用户群体提供信息消费服务。针对国民经济管理和服务机构、金融保险行业、中介咨询、娱乐会展、律师会计等高端服务业客户,需要为他们制定出个性化信息服务方案,来满足其庞大的文献信息消费需求。
  5 结语
  数字图书馆建设如今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之前的信息资源建设阶段到现在的用户服务推广阶段。目前数字图书馆在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和用户的实际需求还有较大一段距离。必须通过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积极开拓用户市场,重点提高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才能把数字图书馆建设好,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曾克宇,王一丁.我国的数字图书馆服务―― 相关文献综述[J].情报资料工作,2005(4):74-76.
  [2]孙坦,周静怡,宋文.数字图书馆开放式资源与服务描述规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6):74-77.
  [3]胡永生,黄如花.从数字图书馆到电子知识空间的信息组织模式转变[J].图书与情报,2005(6):62-66.
  [4]张俊,黄水清.国内外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功能与特征比较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6):609-612.
下载地址
您的IP建议您使用电信下载点
最新评论
选择评论类型: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关于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文库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