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来,第三方支付行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并购高潮。尤其以京东、唯品会、小米、恒大、美团等野心勃勃、财大气粗的企业通过收购的方式将支付牌照纳入囊中。
“去年支付牌照一张才几千万,而如今一张牌照的市场价格就在7亿元左右。”一家支付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而产业资本趋之若鹜之时,另一现象与之相左的是全国267张支付牌照的扩张并无进展之意,市场空间的有限决定资本的水涨船高,而背后巨大的壳市场也是牌照拥有者的一场资本盛宴。
曲线获牌蜂拥而至
支付牌照不可倒买倒卖,但股权收购却是合法合规的手段。回看此前的支付市场,2014年底,支付领域深耕多年的著名机构快钱被万达以20亿元收下,使万达金融集团再添一张重要的金融牌照,但20亿元的价格此后一段时间内并没有被突破。
今年2月,小米科技以6亿元从捷付睿通手中收购支付牌照。小米也成功收购捷付睿通65%的股权。8月中旬,恒大集团也通过资本运作,完成对广西集付通支付有限公司的收购,有知情人士透露本次收购价格在5.7亿元左右。随后,美的集团收购深圳神州通付的事项也已经完成了50%股权的变更,交易价格为3亿元。而就在9月,美团宣布完成对钱袋宝的全资收购,间接花费13亿元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
www.wkfxw.com,免费收集整理
截至目前,可以考察到的支付牌照交易事件共34起,其中包括奇虎360目前正在洽谈当中,尚未公布确切消息。交易总额119.72亿元,平均交易价格约为4.28亿元,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负责人对《经济》记者表示,支付牌照交易之所以如此频繁,在于双方各有需求。对于大的集团公司来讲,想要布局金融领域,支付是一个很好的入口。目前监管趋严,小型支付机构生存困难,这些公司的股东急于变现,而一些上市公司收购稀缺牌照可以提升股价,因此这类交易频繁发生。
这些明星企业为何会花大价钱收购支付机构呢?答案很明显,就是想做大做强自己的金融板块,同时希望支付体系能为自己现有的业务提供更大支持。万达、恒大等集团已经拥有银行、保险、消费金融等牌照,支付牌照肯定志在必得。
东吴证券分析师曹艳向《经济》记者指出,支付是构成“商业运营-场景搭建-支付完成”完整闭环的核心要素之一。优质公司会从赚流量转型到全面金融服务,商业逻辑是从场景出发,通过支付体系,建立起账户体系,再升级为大金融、大数据的平台级服务。包括美的集团、恒大集团、小米公司等。而宏磊股份、新力金融等上市公司收购第三方支付牌照后,企业的估值一时间水涨船高。“与万达合作成熟之后,快钱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和BAT们争夺C端客户。”快钱董事长关国光也表示。
然而,对于这些后进入的支付机构而言,留给他们的市场空间并不多。以2016年第二季度为例,据调查数据显示,从市场份额来看,仅前三甲就占据了整个市场的75.78%,其中,支付宝占据了半壁江山,占43.39%,其次是财付通和银联商务。
对此,上述支付机构人士表示,对于这些集团公司来讲,支付只是个工具,目前单纯做支付已经行不通。牌照与实体产业相结合,形成生态价值链条,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价值才能体现。
钱多人广的背后
“围城”,正是目前支付行业的现状写照,一部分已经拥有支付牌照的企业因为监管日趋严格和利润微薄萌生退意,而没有牌照的各大集团希望完善布局或进军金融行业,对支付牌照情有独钟。
更值得关注的是,支付牌照天价收购的背后。中国支付网创始人刘刚对《经济》记者表示,支付牌照需求旺盛,互联网支付业务类型最热。一般来说,取得某个支付牌照控制权,需要3亿元至6亿元不等,如此昂贵,原因在于牌照的稀缺性。“目前第三方支付领域利润率大幅缩减,不少机构都在谋求转型升级,这些上市公司花大价钱收购牌照并不见得能获得预期的回报。”
其中,行业政策是支付行业并购井喷的最大推手。央行自2011年以来陆续发放支付牌照270张,减去因违规被撤销的3张,目前市场上还有267张。2015年3月第8批牌照批复后,至今再没放出一张。而且央行已明确非银行支付机构的主要监管思路是:一段时期内,原则上不再批设新机构,重点做好对现有机构的规范引导和风险化解工作,防范出现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是底线。牌照暂停“刷新”,令支付牌照存量市场并购波澜汹涌。
据上海盛付通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内部人士向《经济》记者预测,“从近年发布的相关行业政策看,预计央行未来将严格控制牌照数量,同时撤销违规机构牌照,淘汰能力不足的市场参与者”。另外,许多“持牌”机构面临合并及业务范围调减的要求,未来支付牌照资源将越发稀缺。未来一段时间,整个支付行业将出现大量的并购整合情况。伴随着并购交易对于第三方支付市场的洗牌,第三方支付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一方面,业务相似的支付机构或将通过并购、业务整合等途径提高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在一段时期内不再批设新机构的情况下,收购已有支付牌照的公司将成为获取支付牌照的主要途径。
支付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是趋势。根据数据预计,到2019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可能达到26.9万亿元。支付行业的生态也将改变。
一张支付牌照可以具有一项、多项或全部业务。此外,在业务范围上也有全国和地区之分。这两个维度的不同,决定了支付牌照的实际价值所在。因此,美团收购钱袋宝花13亿元并非“人傻钱多”,而是钱袋宝持有的支付牌照的许可范围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等业务,而且经营范围是全国,这一点正中美团下怀。所以支付企业的竞争从产品竞争、平台竞争最终将演进为标准竞争。
花大价钱买来支付牌照,是不是就安稳坐收了?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只是盲目的收购,而公司不具备建立产业生态圈的能力,并购可能引发双输局面。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曾公开表示,有牌照的这些支付机构能有三四家真盈利,那就相当不错了,剩下的基本都在亏钱。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支付行业的一些领域目前已经形成几大机构垄断的局面,其他机构很难再瓜分蛋糕。而在没有垄断的领域比如收单,竞争又十分激烈,想要赚钱很难,不排除会有大量支付机构被淘汰。如果第三方支付机构仅做通道业务,恐怕很难养活自己。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对《经济》记者解释,目前,国内互联网支付牌照在100张左右,从行业竞争形势看,互联网支付已经形成明显的寡头垄断局面,未来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互联网支付企业可能不超过20家;银行卡收单牌照现在有60张左右,但银联和银行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随着刷卡手续费新规的实施,未来行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可以持续发展的第三方支付收单企业可能不超过10家。可见互联网支付牌照抢夺趋于白热化。
行业律动也在同时进行
毋庸置疑,支付是一个高利润行业,把持着金融市场的咽喉,支付牌照是金融服务企业的必经之路。然而,从近期的牌照交易企业来看,互联网电子商务企业占据绝对比例。其实,除了互联网企业“有钱”,背后还有更深的逻辑。
拿下支付牌照,是互联网企业实现盈利大局的第一步。几年内的时间,轰轰烈烈的“烧钱”运动促使了互联网企业的快速成熟。然而,烧钱不是永久的战役。BAT互联网巨头的支付业务的前景已经显而易见,曹艳向记者举例,以尚未收购牌照的滴滴为例,因为目前让滴滴焦虑的已经不是是否要收购支付牌照的问题,而是何时才能够收到的问题。
作为O2O时代出行领域的胜出者,滴滴长期的“烧钱”战略难以盈利,但巨额的流量和用户创造了盈利的基础,只是缺乏打开想象空间的工具,当然,滴滴的股东为阿里和腾讯,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不是挺好嘛?但据了解,第三方支付工具的收费标准一般为0.5%-3%,如此高比例的抽成,令滴滴着实心疼。此外,业内人士表示,凭借滴滴的客单频率和资金沉淀,一旦把支付业务做起来,滴滴未来的想象空间更大,很可能成为第二个小型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所有的互联网金融都是先做流量入口,如出行、电商、支付等,支付可以沉淀资金,之后再打造理财平台,申请小贷牌照,成立小贷公司,然后再放款。
因此,滴滴若想构建大型互联网公司格局,最终走向还是金融,拿下支付牌照就是滴滴打通金融版图的最后一公里。这也是当前大多数互联网企业的真实写照和未来蓝图。
支付牌照不断换手直接加速了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薛洪言告诉记者,一方面,支付机构大洗牌,业务相似的支付机构之间通过并购、整合等途径抱团取暖;另一方面,支付牌照傍上场景公司成为新的趋势。支付产业的繁荣成为资本蜂拥的原动力。支付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是大势所趋。并购日趋活跃预示着蛋糕做大的同时未来竞争将相应加剧。支付行业的生态也将发生巨变。曹艳告诉记者,在移动支付市场中,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开发和市场博弈形成了多个标准并存的情况,支付宝、财付通和银联作为其中三大主流标准,它们之间互不兼容,相互竞争。
阿里、腾讯和银联在移动支付的标准竞争之中投入了大量资源,对支付市场用户进行了大规模的补贴,也对各类商户、互联网平台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其目的就是成为移动支付领域的事实标准。
很多支付公司既做近场又做远程,而同时布局两者,以期寻找弯道超车的机会。而作为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入口,支付机构掌握企业的销售数据和用户行为数据,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价值不可估量。移动支付背后更大的互联网金融领域其实才是可挖掘的宝库。移动支付与大数据监测、互联网营销、征信、小微企业融资等增值服务有机结合,将成为互联网支付企业新的突破口。
巨大壳市场的形成
而支付行业的蓬勃也带动了壳市场的繁荣,据一家并购机构的CEO 向《经济》记者介绍,在其运作的并购业务中,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价格和居间费用仅次于主板“壳”,远远超过了新三板和其他类型的并购资产。他表示,相比其他壳类资源,支付牌照显得更受欢迎,“一张牌照放出来,多的时候同时有十几家在谈。而且几乎没有什么讨价还价余地,是彻底的卖方市场”。
对一些发展进入瓶颈期的支付龙头企业,与传统行业巨头合作也成为其业务“再起飞”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对有转型意愿的传统企业,支付正在成为其构建生态系统的关键性底层基础设置。此前并购深圳神州通付的美的金融总裁张赵锋就曾公开指出:“通过支付,所有信息流和资金流变得及时、迅速,全部透明化。”
除了资金蜂拥堵塞在买壳的路上,配套产业链的突进发展也将带动其走向资本巅峰。经过这些年支付企业的摸爬滚打,种种迹象都表明,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如通联支付、拉卡拉、易宝支付等,以后的路途将举步维艰。刘刚也告诉记者,随着移动支付对线下收单市场的渗透和蚕食,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第三方支付市场整体份额将愈来愈低,市场将逐渐被依托自身平台生态的非独立第三方支付巨头瓜分。
他告诉记者,电子支付账户的多维化呈现不可逆转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超过4000家,在银行业垂直账户体系下,为了满足用户跨行支付、通存通兑的普世性需求,央行的支付清结算系统如大小额、超级网银等,通过央行备付金账户和银行的结算账户,实现了跨行清算,这种被动的横向打通是根部打通。
而大家所熟知的第三方支付账户,如支付宝、微信支付账户,通过顶部打通银行账户的方式,颠覆了垂直银行账户体系,亦无法避免自身支付账户的垂直化。随着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各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也会像银行一样,账户体系条块化与垂直化。
而依托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等的支付通道与清结算企业,利用自身的技术与服务集成能力,越来越多的技术供应商也开始着眼于聚合支付领域。刘刚告诉记者,这些技术供应商为商户提供包括支付通道服务、集合对账服务、技术对接服务以及其他增值服务等服务内容,以减少商户的支付成本,提高商户的支付效率,优化商户的支付体验,满足商户的定制化支付需求,并在场景化的支付服务上不断深挖,相比单一的支付渠道,能让企业的支付系统更为完整和稳定。
刘刚还表示,支付的系统安全技术已日益成熟,让企业无论大小,都能获得安全、稳定、便捷的支付系统。对支付行业而言,安全和稳定是一切服务的基础。核心数据的安全保护已成为支付场景的必要需求之一,支付系统的数据安全保护已无法仅局限于单一支付渠道。支付行业的壳市场也将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