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青岛是我国知名海洋城市,继2008年成功举办奥帆赛后,2014年将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是青岛城市的发展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认真解决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的协调即“人口均衡度“问题。本研究从构建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均衡社会视角,阐释“人口均衡度”释义及其在国际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六普“流动人口的相关数据,分析青岛流动人口现状,并做出适度人口规模预测。在此基础上,揭示青岛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化城市;人口均衡度;流动人口
Abstract:Qingdao is a famous ocean city in China. Since successfully hosted the Olympic Sailing Game in 2008, Qingdao will embrace another opportunity to demonstrate itself in front of the world, the world horticultural exposition in 2014. Building a modern international city is Qingdao’s ultimate development goal.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goal, Qingdao needs to find a more efficient way to balance the capacity among city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capacity,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 and the population , which is interpreted “Population Balance”. In this paper, from a perspective of 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the author illustrates what is “Population Balance” and how important it is for building a modern international city. According to the sixth census data, the paper gives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Qingdao’s floating population and the prediction about an optimal population size for the future city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analysi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main challenges Qingdao will face and recommend some possible solutions.
内容来自www.wkfxw.com
Key words:international city;population balance;floating population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8-26(7)
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均衡与非均衡的关系。人口的流动、出生、死亡等,不仅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自然环境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而且对人口自身及社会经济建设等,形成某种程度的压力。人口变迁总会或多或少改变既有人口布局,在人口结构、人口流动与自然环境之间造成非均衡状态。因此,从相对均衡到非均衡再到相对均衡,是人口变化的必然趋势[1]。
进入低生育率时期的中国,人口数量与人口内部结构、资源、环境、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变得极其复杂。越来越多的学者共识是:在人口转变既定的情况下,人口不是越少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结构越和谐越好,这包括自身结构的和谐与外部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即使在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的前提下,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也会存在均衡问题。“而人口流动――不管是居住和工作区位流动,还是社会职业流动,都会影响人口与环境之间的既有配置,出现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失衡、或者人口内部结构的失衡”[2]。因此,研究基于人口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及条件相适宜的“人口均衡度”,成为普遍适用于社会任何发展阶段的重大课题。
在我国城市化所带来的人口集聚态势日显背景下,特别是作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和人口流动具有强大吸附力地区,青岛如何在新时期解决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破解当下发展阶段的“人口均衡度”问题,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社会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六普”青岛流动人口相关数据为依据,阐述并分析青岛现阶段国际化城市建设中的人口均衡发展及其实现途径。
1 “人口均衡度”释义及其在国际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人口均衡”是指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并且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协调平衡发展[3]。而“人口均衡度”概念的含义,则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延伸,可界定为:“人口均衡度”即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间(也称外部)的均衡发展和实现人口自身内部均衡发展的合适程度。从广义上确立的“人口均衡度”包括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两大内容,是二者的协调统一,从狭义上确立的“人口均衡度”,是自身条件的内部协调。
所谓国际化城市,主要是指在信息网络技术高度发达和经济全球化日趋加深的环境下,具有世界或区域中心地位和影响能力的现代化城市。国际化城市有多方面的特征,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显著的标志,这就是国际化和大都市(或专业)化。 一个城市是否是国际化城市,需要达到一定的国际化城市标准。按照国际权威的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对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一般分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基础设施等四大类20个分项来考察[4],而根据目前国际上对其比较指标体系的研究,依照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标准衡量,共有八大类200多个子指标构成。八大类为:国内经济、国际化、政府作用、金融状况、设施条件、管理绩效、科学技术、人口素质[5]。
人口均衡在国际化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当城市人均GDP达到5000千美元以上(既中等富裕城市)、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也有了较大提升后,学习国际经验,掌握世界人口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规避风险,避免大都市问题,提高城市的建设质量与速度。
中国的城市化模式,是主要以小城镇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其主要有四个特点:以小城镇为主、以行政调控为手段、以工业化为主要动力、追求速度的粗放式发展。虽然中国的城市化模式具有显著特色,但这一模式在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较为严重的城市体系结构失衡,功能减弱;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矛盾突出;城乡关系不协调,二元结构明显的问题[6]。
青岛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2010年城市化率已达65.8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青岛市也像其他区域中心城市一样,面临人口机械增长迅猛、城区人口过度聚集、资源匮乏、生态不堪重负、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供给不足、交通拥堵等问题,特别是城乡一体化的保障制度建立,基础薄弱,甚至破题艰难。当青岛已毫无悬念跨入我国人口规模特大城市行列,而且作为宜居城市对流动人口保持强大吸附力的同时,如何解决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就必须直面现实条件,寻求合理途径,以保证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保证城市由经济城市化,向社会城市化乃至人文城市化转变。
2 青岛流动人口现状及预测
2.1 基于“六普”流动人口基础数据的分析与发现
①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岛市流动人口规模呈加速扩大趋势。市郊三区(崂山、城阳、黄岛)成为青岛人口规模扩张的吸附热土。流动人口增长已成为青岛市常住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未来青岛的城市人口规模,很大程度取决于流动人口的迁移数量。
统计结果显示,青岛全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市内四区常住人口为207.7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89.35万人,占43.0%。即市内四区,不到3个人中,就有一人是流动人口。而黄岛区流动人口占比已达到56.4%,明显超过了户籍人口数量。
按统计口径分析,市内四区207.79万常住人口,十年来累计增加34.4万人,增长19.84%,年均增长1.83%;市郊三区常住人口为164.09万人,十年来累计增加65.39万人,增长66.25%,年均增长5.21%;县域五市常住人口为499.63万人,十年来累计增加22.3万人,增长4.67%,年均增长0.46%;市郊三区不仅人口增量最多,而且增速也为最高。这些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大项目的不断增加以及高校的迁建等,青岛市郊三区已聚拢起较大的商机和人气,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来此投资置业的热土。
②流动人口在青滞留时间明显延长。流动人口不流动、常住化倾向日益明显。为“不流动”的建设者提供市民化待遇,打造制度公平的和谐社会,成为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制度设计需首先考量的因素。
从外来人口的流动原因看,排在第一位的是“务工经商”,占58.83%,其次是“学习培训”,占14.89%,“随迁家属”占10.01%,“投亲靠友”“婚姻嫁娶”和“其他”原因来青的9.94%。这些表明,导致流动人口不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由于“务工经商”改善了他们的经济状况,不愿或短期不想返乡;因家庭等原因来青的近1/5,说明青岛城市的宜居性,吸引了更多的“家属”随迁和投亲靠友者前来。
“六普”结果还发现,在以务工经商为目的的外来人口中,绝大多数在青岛找到了工作,没有工作的占比极低;失业流动人口比例小,但失业造成的后果比户籍人口严重。
③流动人口来源地广泛、中青年居多。就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其次是服务业。
以常住本市、户口登记地在青岛市外的外来人口为例,其就业分类列首位的门类是制造业,占全部就业者的43.04%。其次是从事服务业者,按就业细分门类依次是: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在青岛需要大力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外来人口占比极低,与城市需求有巨大差距的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从业外来人口数量明显偏低。从事建筑业者占6.35%。这表明,青岛制造业成为吸纳外来人口的主要行业。而现代新兴服务业吸纳外来人口并不足。
④流动人口的文化结构与年龄结构呈现积极变化。农业和非农业户籍人口受教育程度存在前低后高的状况,但总体受教育程度提高。流动人口的年龄呈年轻化特征。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活跃、意识超前,城市适应性显著提高。这一方面为城市发展增添了活力,另一方面也给流动人口管理带来新挑战,同时为城市带来相应的公共服务,如住房、教育、医疗、保障等资源的配给短期难以满足的问题。
⑤流动人口地区分布呈现高度不均衡。市区功能核心区的流动人口密度最大,而城市功能拓展区的流动人口规模最大。
这一分布态势,势必导致城市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拥堵加剧的问题。以青岛市市区为例,目前人口密度较大的市南、市北区交通拥堵时间已由上班高峰时间延长到全天甚至节假日,行路难行车难现象日益严重。而随着桥、隧的开通,如何提升城市拓展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保证新老市民的均等化服务,需要疏导人口分布,有针对性地解决均衡服务问题,以满足需求。
2.2 基于模型预测的青岛适度人口规模
由于流动人口的变化已成为影响青岛市人口规模的主导原因,并成为影响城市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预测基于流动人口数量变化的青岛适度人口规模,对青岛实现国际化城市建设中的人口均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青岛适度人口规模是基于目前青岛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在回溯本市人口扩张、人口自身结构变化、经济发展变化(用GDP变化代表)、资源变化(以排污量变化代表)等历史的基础上,通过采摘某一节点的数据,并采用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推算。
为利于建立青岛适度人口规模的回归模型,我们借鉴了复旦大学陈家华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人口规模研究的视角与数据采集逻辑[7],并从外部资源等因素和内部人口结构两方面来考虑青岛在建设国际化城市过程中的合理人口规模,以实现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的合理配置和有效控制。
为方便分析,选取了除人口外的五项(经济总量、社会从业人员、供水总量、建成区面积、公车与电车营运数量)可代表 “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外部因素的指标,通过定量分析2000-2010年户籍总人口(以下简称“人口”)变化与各项指标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来说明人口与各因素之间关系。分析的过程主要采用拟合数据分布趋势来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然后根据拟合模型和自变量的变化来估计因变量的变化,由此推算出青岛的适度人口规模。
具体推演过程为:第一步:通过作散点图的方法,识别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建立模型并检验模型。在确定模型变量关系和拟合方程后,通过minitab软件拟合曲线并检验模型,拟合结果中包括了①回归方程,如:y=ax+b;②回归系数的统计检验,如:P=0.000小于显著水平时,参数均通过检验;③方差分析、回归方程的统计检验;④对给定的自变量,因变量Y的预测值、 Y的预测值标准差、95%的置信区间C.I、95%的预测区间P.I.;第三步:结果分析。
综合外部条件对人口的要求,可知:到2020年,经济对人口的要求,人口区间在8135951~8384677;社会对人口的要求,人口区间在8290388~8568438;资源对人口的要求,人口区间在8889041~9452447;环境对人口的要求,人口区间在8108482~8616684。
由此,若考虑到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均协调的话,预测2020年青岛适度人口规模应该为:常住人口在8108482~9452447之间。
3 青岛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
3.1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截止2010年底,青岛户籍人口已达763.64万人。2010年全市共新出生人口6.85万人,比2009年出生人口增加了5500人,出生率为8.98‰。“十二五”期间,青岛市将迎来第四次生育高峰,因受20世纪80-90年代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高峰,加之受2012龙年影响,出生人口惯性增长明显。除约20万独生子女陆续进入生育年龄,带来政策内生育水平提高、出生率和出生人数增加外,随着户籍改革和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人口机械增长速度加快,势必导致青岛市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六普”数据显示,十年间,青岛市常住人口增长了122.09万人,年均增加12.2万人。人口总量大,增量大,在对青岛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将直接影响青岛市人均经济指标和收入的提高,并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交通等方面带来极大挑战。
3.2 人口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适应
目前,青岛市人口密度是677人/平方公里,比1990年的626人/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增加了51人。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4倍多,是全国人口稠密地区之一。而青岛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人均占有水资源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全国的缺水城市之一。随着近年的开发,青岛市资源环境的承载力接近饱和。
在人口高密度、资源环境局限日显的同时,青岛市人口分布也不尽合理。目前,市区人口高度集中,人口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1873人,五县市吸纳人口不足,市区60%的人口,聚集在主要的城市四区,特别是南部地区,市南区、市北区人口密度已达到每平方公里1万人以上,而县市区有的不足500人。由于人口分布不尽合理,市区基础设施和公用资源承载能力超负荷,交通、教育、医疗等社会问题难以很好解决。而与此同时,人户分离、空挂户等迁移人口数量的增加,也给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带来挑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的市民化,就业需求的加大,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矛盾。
由于依靠投资和大量消耗土地、能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资源节约型生产和消费模式没有形成,青岛市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日益加大。“十二五”期间青岛要实现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与资源、能源消耗相分离的目标,必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配置的合理性,对过去资源消耗型的发展模式进行调整和转型。巨大的人口数量,对此提出了挑战。
3.3 人口内部各要素发展不均衡
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较高、出生人口素质偏低。由生物、社会、行为与环境综合所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每年在4‰~6‰之间,全市每年约有200个先天畸形儿出生,加上出生后逐渐显现出来的缺陷,先天残疾儿童每年达350人左右,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并给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人口整体素质虽有提高,但人口科学文化素质落后于城市发展的要求。人均受教育年限、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高技能劳动者所占比例不仅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远远低于北京、上海等国内大城市。出生人口性别比虽在正常范围内,但近年呈不稳定波动。特别是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明显,成为全国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人口的加速老化且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重了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增加了在退休金、医疗费用、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方面的公共支出比重。
3.4 流动人口持续增加,在促进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对城乡统筹和社会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和巨大挑战
“六普”快速汇总结果显示,青岛市人口增长呈现出迁移流入为主导的显著特征。而且,与全国、全省相比,青岛市常住人口所占份额均有不同程度上升。鉴于目前青岛正处于城市迅速发展阶段,蓝色经济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2014年世园会的举办,毫无疑问,青岛将继续保持对外地人口的吸引力,并在“十二五”期间形成一个高峰期。 持续增长的流动人口成为影响青岛城市规模的决定因素。由于城乡收入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农村新成长的劳动力流入城市的状况短期不会改变。特别像青岛市这样具有环境优势的区域大城市,未来较长时间都将面对流动人口的挑战。在我国整体的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青岛要为成为千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做准备,就必须破解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难题,在城市管理、城区建设、交通运输、土地规划、公共财政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过去以户籍人口为中心的城市管理模式,转变成以常住人口为中心的管理和规划模式。这都将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矛盾与挑战。
4 青岛实现人口均衡发展对策
4.1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合理人口布局
在建设国际化城市过程中,青岛与东京、纽约等国际大都市显然不可同日而语,与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大城市显然也不在一个层次。但国际大都市在发展过程中治理人口问题的思路,却值得向国际化城市迈进的中国城市借鉴。这些思路包括: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城市人口规模、素质、布局的优化;建设城市副中心和新城,直接缓解中心城区人口压力;实施大都市圈的城市群布局战略,减轻人口迁入压力等。特别是东京实施的“多中心”发展战略,可为青岛解决人口分布不均衡问题,提供思路。其战略实施是逐步形成了“中心区-副中心-周边新城-邻县中心”的多中心多圈层的城市格局。疏散城市中心区人口并使副中心和中心城区一起承担起东京的城市功能。政府在税收等政策上向副中心、新城倾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城市人口向这些区域流动,避免过度集中[8]。
应把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结合起来,统筹规划人口发展与产业布局、就业促进、土地利用、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形成既适用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又符合现有开发密度和在未来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口分布。从而实现资源在城乡、区域间的有效配置,实现人口发展与经济振兴、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
4.2 处理好人口规模与容量的关系――科学规划,集约建设
4.2.1 科学测定,做好规划
根据上述对青岛未来10年人口规模的预测,可知有不同的结果。如,保证最好的环境要求,对应人口8108482-8616684,会抑制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求最有效的资源利用率,对应人口8889041-9452447,会导致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缓慢,社会进步趋缓;若是人口在8290388-8384677区间,可以在环境承载力下,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速度相当,但资源有效利用率偏低…… 。总之,任意两个组合都有不同的结果。我们只能按照这个人口规模区间,尽量不突破,以求得青岛在建设国际化城市过程中,保持人口与外部条件的和谐,实现科学发展。
4.2.2 按人口容量提前做好预建设
城市人口与经济规模扩张过程是一个渐进过程,而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则是阶梯式的跳跃过程。因此,为保证青岛在未来因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扩大而要求基础设施与之相适应,应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为未来预付投入,跨越投资的“门槛成本”。虽然这对于当期政府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建设难度,但却为与未来城市地位及规模相一致的规划的最终实现奠定基础,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了再拆、拆了再建”的重复性投资现象,从总体上提高建设质量,减少城市经营成本,提高投资效率。也为节省资源、涵养生态打下基础。
4.3 处理好流动人口吸引与疏导关系――积极接纳,理性疏导
4.3.1 以积极姿态接纳每一位愿为青岛建设贡献力量的外来人口,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这包括:(1)流动人口的制度融合。针对流动人口日益常住化特点,政府应逐步向流动人口开放,提供平等化和制度化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青岛市未来在计划、统计、财政、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的工作都要把流动人口问题加以考虑,在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逐渐适应流动人口动态增加的趋势,并提供和不断扩充相应服务。当前,应探索在失业保险、就业培训、职业介绍体系中纳入流动失业人口的方法。(2)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通过属地化社区管理为流动人口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全面的管理;同时,通过社区平台促进流动人口与城市体系的融合。(3)流动人口的文化融合。努力形成以平等、开放、多元共生为特征的青岛城市精神。公共媒体和文化宣传要像强调男女平等一样强调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平等,促进文化的多元共生,并在文化多元化和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中将外来人口逐步引入城市化的主流社会。
4.3.2 正确疏导流动人口,避免宜居城市人口的过度吸附
应通过在青服务年限、学历、技能资格、年龄等条件,有选择地吸纳积极劳动力来青工作。限制单纯投亲靠友、特别是无业游民及纯粹消费人群的盲目迁入。同时,疏导人口合理分布,在重大建设和城市改造过程中,应掌握疏解扩散高密度人群的原则。可利用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借新的空间布局和产业规划,控制高密度区域的人口密度,实现梯次分布,避免市中心区人口过度聚集。
4.4 解决好常住居民与流动居民的关系――实现城乡互动、共同发展
①针对青岛“老龄化”加剧、劳动年龄人口逐步减少的趋势,建立城乡统筹的“城市化”蓝图,注意利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就地城镇化”;在关注城市“民工荒”,积极吸附外来劳动人口壮大城市产业工人队伍,提高其素质与技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高度重视“农民荒”,并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并保护青年农民种粮,作亦工亦农的现代人,保证青岛未来耕地不减、农田不荒。
②逐步构建常住居民与流动居民一体的公平社会服务。在制度设计上应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基本目标,保证在就业、社会保险、卫生和义务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上实行普惠制。在流动人口居住、就业和其子女入学集中的地区,应根据对公共资源的需求强度,在财政支持上体现出效率与公平的原则。逐步扭转在流动人口多的地区,如市郊三区,公共资源配给不平衡的倾向。
③逐步构建消除城乡差别的制度,为常住与流动居民打造公平待遇的制度基础。应在兼顾不同利益群体的基础上实现人口管理制度的创新,将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的管理服务纳入统一的制度框架,通过政策引导,形成一个流动人口可进行“上向”社会流动的明显通道。 4.5 解决好工业布局、人口分布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参照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科学确定青岛市人口发展功能区布局。把人口分布调整作为产业布局、资源配置、环境改善、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引导流动人口向规划发展的新城和重点镇流动,以实现“环湾型、组团式、多层次”的大城市发展格局。加快七区城区融合,打造环湾型城市框架,并壮大五市城区,向中等城市发展。在这方面,可借鉴北京拟定实施的“业城均衡”方法,既强力推进中心城优质公共资源向新城转移,显著提高新城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有效承接中心城功能和人口疏解,以功能疏解带动人口疏解。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产业,加快低端业态的调整退出,以就业引导人口流动,减缓中心城区人口流入的压力,优先为那些符合青岛发展需要的专业管理和技术人才解决落户问题。
采取多方面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坚决摒弃污染工业项目,在发展蓝色经济产业时,应实施保护为先原则,加大跨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和监督力度。
加强对居民的家园保护宣传,将保护和改善青岛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纳入青岛市民公约,并努力成为城乡居民的自觉行动。宜设立“城市(乡村)环保十佳企业和个人”年度评选活动,并给予入选者高度荣誉。
4.6 努力保持老、中、青及两性人口比例协调,解决好人口内部的不均衡问题
稳定低生育水平不应也不能仅仅盯在生育水平的高低上(何况青岛市在全国已是生育水平长期很低的城市),而应将视野放得更宽,把稳定低生育水平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在考虑数量问题的同时,更多地关注人口结构性问题,包括数量增长中的结构性问题。其中,平拟年度出生人口数量的起伏波动、分散周期性的人口出生高峰,设置必要的人口迁入中心城区年龄门槛,避免中心城区人口过度集中,新建区人口过度年轻,老城区人口过度老化。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生男生女都一样,遏制选择性堕胎和偷生、超生行为。针对出生缺陷频发问题,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实行免费婚检与唐氏筛查,争取实施补充营养素。
实施全民素质提升与健康工程,控制并降低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地方病和各种重大疾病;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对青岛市城乡地方政府的考核,宜增加“居民健康指标”类项。
高度关注“少子化”和 “老龄化”叠加趋势,根据人口结构变化,适时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规划,做好相关产业的布局与调整,加大社会养老服务业投入。同时,应将实行计划生育一孩化的困难家庭养老问题,由政府出资解决,以体现国家担责,促进城乡人口的平稳发展。
4.7 加快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改革,其目标是:建立户籍管理、居住证管理和身份证管理相互衔接的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系,消除壁垒、歧视和排斥,保证迁徙自由、移居有序、流动便利、权利平等,促进流动人口与当地人口的社会融合。
以户籍改革为中心,以家庭安居为重点,建立适应流动人口发展的制度通道,从入城、就业、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各环节,为有意愿、有岗位并积极劳动者,提供居留城市的方便,并建立随劳动年限和技能、纳税、业绩贡献等享受城市居民待遇和公共服务的制度。
把户籍制度改革与引导人口迁移、加快人才引进紧密结合,放宽各类急需人才的落户限制,建立以常住户口为核心的城市规划管理模式,并按照实有人口进行公共资源配置。强化“大市区”意识,逐步实现常住户口在七区范围内按照统一标准迁移。在县域范围内,按照政策,放开户籍迁移限制,切实解决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的问题。
加快建设市级人口信息综合数据库,推进与公安、卫生、民政和劳动保障等部门人口信息的实时交流、比对和监控;在各市区尽快建立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点,掌握和分析流动人口及其家庭基本信息、生殖健康、计划生育、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情况为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并提供服务打好基础。
推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总体规划,完善政策,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工程,为流动育龄妇女免费提供生殖健康体检;建立流动人口计生关爱金,对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困难家庭进行救助;建立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站,更快更好地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
此外,要做好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的衔接工作。以流入地为主,加强两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协作,共同解决人口服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
参考文献:
[1] 张翼.人口结构调整与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建设[J].新华文摘,2011,(8):14.
[2] 张翼.人口结构调整与人口均衡型社会的建设[J].新华文摘,2011,(8):16.
[3] 人口研究编辑部.为什么要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J].人口研究,2010,(3):41.
[4] 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世界竞争力年鉴2002[M].姚俊梅,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4-15.
[5] 国际化城市标准是什么〔EB/OL〕.www.fangce.net/Article/yingxiao/fenxi/201007/22731.html.
[6] 刘家强.关于21世纪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新思考[C]//左学金.中国人口城市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22.
[7] 陈家华.有关区域合理人口规模定量研究方法的讨论 〔EB/OL〕.www.docin.com/p-240660661.html.
[8] 张晓冰,宁肇刚.日本东京应对城市人口:高生活成本调节人口规模[N]. 北京日报,2011-01-17.
责任编辑:王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