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学术论文 >
关于高校多校区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多校区的国有资产
下载文档 (100KB )
无病毒,无广告,无恶意插件
文库信息
  • 资料大小:100KB
  • 资料语言:
  • 下载次数:
  • 文档格式:DOC
  • 打开方式:
  • 文库授权:免费下载
  • 更新时间:2016-12-16
  • 应用平台:WinXP/Win8
  • 文库星级:
  • wkfxw.com(拼音缩写)提供!

分享到:

0%
(0)
0%
(0)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多校区的国有资产实力雄厚,并保障了高校的教学方案和硬件设施得以更新和完善。然而,现阶段很多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高校多校区国有资产分配不均、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管理方式不规范等几个方面。因此,高校多校区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应该从观念、管理制度、分配方案等方面入手,大胆创新。

  [关键词]高校;多校区;国有资产;创新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8.073
  1 前 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进程逐渐深化,使得各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得以快速提高。同时,在国家政府和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各高校正大兴办学,扩充国有资产,这为其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资金保障,也在教育事业的改革过程中起到了推动性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实施扩招政策,各高校逐渐出现了校园资源供应不足,如教学和食宿面积偏小,硬件设施供不应求,治学条件差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很多高校选择合并或新建校区,积极开展多校区模式。然而,由于很多高校的固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观念存在较大的弊端,反而降低了国有资产的利用率和运营效益。本文以多校区经营模式为前提,有针对性地对高校固有资产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更好地完成资产的有序配置,构建节约型高校、合理分配多校区资产等重要任务。 www.wkfxw.com,免费收集整理
  2 高校多校区国有资产管理模式下的主体缺位现状
  2.1 多校区国有资产分配不均
  大多数新校区的工程格局规划更加合理,校园占地面积更大,建筑配套设施也更加完善,同时耗资巨大,这对高校合理分配多个校区固有资产来说无疑是一项很大的挑战,也大大消耗了老校区的固有资产。
  除了新建校区的高校,一些重组合并的高校也面临着国有资产分配不合理的难题。由于这些高校经重组合并后,资产理应统一管理,但是各校区分布零散且格局复杂,在教学质量和设施建设等需求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高校在合并初期管理混乱,资产分配不均,缺乏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
  2.2 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资产流失
  现阶段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资源利用率低下,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其主要表现如下:第一,众多高校新建扩张合并后,固定资产的数量急剧增加。固定资产经费来源、占用形式以及固定资产结构均发生了变化,但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并未随之改变、更新和统一管理。各分校区仍沿用合并前的管理模式,致使管理方式滞后,无法实现资源共享;第二,高校作为一个轻管理、重投资的单位,虽能够很好地完成项目资金的预算安排,却在管理阶段中疏于对购买产品进行合理的调用,往往出现产品重复购买的现象;第三,高校在管理国有资产上缺乏对资产使用性的考虑,并且各部门资金使用无偿化的制度存在很大的弊端,因而大大降低了资产使用率和投资效益,造成资产流失严重。
  2.3 管理方式不规范,管理监督力度不足
  很多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者做事不按照办事细则,导致产权关系不清晰,这说明其管理方式规范性有待提高。另外,资产管理部门在资金的处置和清查方面上工作不到位,对资产使用者管理监督不到位。具体表现如下:发票代表一切。高校内负责验收资产的部门工作流程过于简单,仅根据发票数据就可完成验收手续,而直接跳过验收实物的环节,因而存在较大的漏洞;还有,高校在清查资产、整顿纪律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使得一些工作人员钻了管理方式的漏洞,将国有资产据为己有。
  3 高校多校区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方案
  3.1 内控管理制度的创新
  创新内控管理制度,是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进程的基石。同时,建立健全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也是实现统一管理多校区国有资产的有效举措。尤其针对那些合并重组,建校时间短的高校,应严格按照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对每个校区国有资产进行逐一清查,登记并录入档案。只有这样,高校才能最大限度上降低多个校区资产的流失量。
  那么基于多校区模式的高校应如何完成资产管理制度重建工作?首先,重新明确各校区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实现分工明确;其次,详细规定各项资产在初期预算和购入阶段、中期使用和维修阶段,以及后期回收阶段的专项制度;最后,完善各校区资产的登记制度和转让工作,避免各校区出现产权关系混乱的现象。
  3.2 高校多校区国有资产管理观念的创新
  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资产经营观念,在发展资产运营效益的前提下,更要加大对资产管理这方面的重视度。首先,要从资产管理的体制入手,创建一套系统的、能够体现管理水平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切实做好资产的预算、支出、使用、运营等环节;其次,要充分发挥高校所有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如何正确管理多校区的国有资产”等相关主题的培训活动。做好教育工作,培养高校内人员节约资源,实事求是的意识,充分利用各分校区的资源,最大限度上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校内国有资产的利用率。
  3.3 管理手段的创新
  改变传统的管理手段,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大胆创新高校资产管理方法,以提升日常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为根本目的。首先,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对各校区资产进行集中化管理,并严格统计各校区资产的来源和数量,提高高校国有资产的入账精确度,为以后的资产管理提供数据参考;其次,为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应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现代化技术的优势,提高管理软件的可视化水平,优化资产进账和出账页面功能。另外,规范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优化管理软件的搜索引擎,可加快资产的更新进度,提高资产登记信息的及时性。
  3.4 高校各校区国有资产分配体制的创新
  目前,多校区教学的模式正处于初步实施阶段,大多数高校在“如何合理分配国有资产”这类问题上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体制。这就要求高校要从自身情况出发,大胆创新资产分配体制,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实现各校区国有资产的合理分配。对于新建分校区的高校来说,在对新校区投入大量资金之前,应均衡评估新、老校区的资产值,然后做好建设新校区的预算,并积极调动老校区的固有资产,如基础设施和科研设备等。对于合并重组的高校来说,应以公平客观的态度对各校区的资产和教学实力进行评估,按照实力与资产成正比、优缺互补的原则,对高校各校区的资产进行分配,在物有所用的前提下实现资产的效益最大化。
  4 结 论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快速发展,很多高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高校间也兴起了一股兴教办学的潮流。本文基于多校区办学的模式,就目前高校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探析,发现大多数高校存在多校区国有资产分配不均、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运营效率方式不规范、管理监督力度不足等现象,从而造成了资产流失和运营效率低下。为此,高校应针对各自资产管理的现有问题,加大管理制度的改革力度,从内控管理制度、管理观念、管理手段、资产分配体制等几大方面上进行创新,争取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最终实现资源共享、资产运营的高效益和高透明度,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红红,蔡雪芍.高校多校区财务管理实践与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汪旭坚.多校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与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4).
  [3]潘丽.多校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4]潘丽.多校区办学模式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实现[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
  [5]杨杰.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土地资产综合利用策略研究――以陕西省西安市高校为例[J].价值工程,2015(6).
下载地址
您的IP建议您使用电信下载点
最新评论
选择评论类型: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关于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文库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