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检验三级审批,咨询技术问题有时要一两个月后才能答复,以前船检过程中的检验证书办理过程、技术问题请示的过程让人不胜其烦。而随着广东海事局船舶检验业务的管理和技术升级、简政放权,上述问题都成为了过去式。原来营运检验要三级审批,现在只需两级审批,原来要两个月解决的问题,现在最快一两天就可以解决,这些举措,无疑为广东地区的船东、船厂、船公司带来了福音。
近几年,广东海事局提出了海事升级版,而船舶检验是广东海事局的一条业务线,提议广东船检打造升级版对广东海事船检具有必然性,也是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广东海事提出的一个目标。“由于业务有别,所以我们的升级版不是业务量的上升,更多的是要求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上升。”广东海事局船舶检验中心主任余灵介绍,当前船检中心的主要业务是质量管理和技术支持,而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机构,广东海事船检特点鲜明,不仅要服务好地方,还需要为全国性海事法律法规的修订出工出力。
据了解,2011年~2015年,广东海事船检完成船舶图纸审查4252套,船舶建造检验4408艘次、营运检验75201艘次,船舶检验4969万总吨,船舶吨位复核10269艘次。
仅有的两间区域性直属船检机构之一
船舶检验是指为了保证船舶、海上设施和船运货物集装箱具备安全航行、安全作业的技术条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防止水域环境污染,由船检机构进行的检验、审核、测试和鉴定的活动。船舶检验是船舶进入航运市场前安全监管的第一关,是船舶安全源头管理的重要手段。 本文来自文库分享网www.wkfxw.com
据悉,当前我国船检管理模式分为直属和地方管理,即属交通运输部或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直属管理的船舶检验机构和地方政府管理的区域性船舶检验机构。“其中中国船级社是交通运输部直属的事业单位,它的业务范围是全国性的;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直属管理的船舶检验机构有2家,一个是广东海事局,一个是黑龙江海事局,它们的业务范围跟各地方政府管理的船舶检验机构一样,都是区域性的。”广东海事局船舶检验中心副主任普兵介绍,区域性船检机构都以省级为单位,除广东、黑龙江海事局是属于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直属管理外,其它的机构都是隶属于各个省交通主管部门的地方船检。据了解,广东海事局下设21个船舶检验分支机构,其中汕头、湛江局设船检中心,其它分支局设船舶检验处,部分分支局海事处参与船舶营运检验。
历史沿革升华
据了解,广东海事船检在近些年来屡有变革,而不变的是一直承担的船舶检验职责。“2000年及以前,广东省港务监督局和广东省船舶检验局一门二牌合署办公,各地市亦合并办公,人、财、物由省局统管。”余灵介绍,2000年后,按交通运输部和广东省协议,整个机构整建制归广东海事局,保留省船舶检验局的牌子,那时候广东海事局船舶检验处已经承担起广东省船舶检验局的业务和管理职责。到了2013年,海事系统转公,根据“三定”方案,广东海事局机关下设“船舶检验中心”,各分支局均设船舶检验处或船舶检验中心。余灵说道,“2013年三定方案以后我们才开始研究停止使用广东省船舶检验局的业务印章,直到2014年开始启动广东海事局船舶检验专用章。”
业务由管理向技术迈进
“十二五”时期,广东海事船检紧紧围绕提高船舶检验质量这个中心,持续改进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检验行为更加规范。并不断完善船检机构管理机制和检验质量监督制度,坚持长效管理和专项治理相结合,船检质量稳步提高。
据悉,随着船检业务发展,这十几年来,广东海事局船检中心的人员队伍也由最开始的5个人逐渐扩大。“以前只有5个人的时候,主要做偏管理性的业务比较多,管理各个分支局的船检质量、船厂认可业务等。”广东海事局船舶检验中心副主任胡卓介绍,现在人手相对充裕,业务主体就不仅是管理类,还加上了技术类的支持服务。同时船检中心还开展了船舶审图业务,加强了对各分支机构的管理和技术监督,增加了船舶吨位丈量及重要日期确认等工作。
据了解,按照2013年的广东海事局三定职责规定,广东海事局船舶检验中心的职责为,负责辖区内船舶及水上有关设施的法定检验和证书签发以及图纸审查工作。负责辖区内船舶及水上有关设施焊接人员的考试与发证工作。负责辖区内鉴证检验和公证检验公证。负责船舶吨位丈量与临时船舶吨位证书签发以及重要日期确认工作。不过,在做好广东辖区船舶检验工作,广东海事船检还承担着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大量的专项工作,如船检信息化、船检项目研究、地方船检培训、船检技术法规审定工作。
启动质量管理体系3.0升级版
“船检最重要的就是质量,而质量要做好还要靠质量管理体系。”胡卓介绍,2005年开始,船检中心启动了质量管理体系1.0版的工作,2008年则启动了2.0升级版,而今年3月份,更是实施了新的质量管理体系3.0升级版。“3.0升级版优化了业务流程,明确了各单位相关的职责,规范了船检的各种操作要点,并进行了具体细化,适当地简政放权,同时把船用产品的认可检验全部下放到各个分支局来做,让业务的流转更畅顺。”胡卓表示,新的质量管理体系3.0版和广东海事局其他部门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很早就开始将船检信息管理系统与体系文件全部融为一体,因此所有业务在开始受理录入系统后,就能按照体系要求开展后续工作,避免‘两张皮’现象。”
简政放权,打造管理升级版
审图专业了
在深化船舶检验管理模式改革中,广东海事局船检业务的简政放权做得尤为出色。据了解,船舶检验是整个海事这条链的源头,审图又是整个船舶检验的源头。为此,广东海事局对下属机构的船检业务进行了合理分工,开展区域性审图,结合实际的人力资源情况对粤东、粤西进行调配,把粤东揭阳、梅州、潮州的图纸集中到汕头去审图,把阳江、茂名图纸调整到湛江去审图。“没开展区域审图之前,各个分支局需要各自承担审图,但是由于人力资源不足,如阳江只有2个人也要审图,所以无暇兼顾,也力不从心,再加上分支局的审图专业度不强,所以审图质量会受到一定影响,而通过调整资源后,整个区域的审图质量出现了明显好转。”胡卓表示,目前船检中心主要负责重要和大型船舶的审图工作,80米以上的海船,油船、100客位船等类型都由中心对图纸进行把关。审完图后由分支机构去实施建造检验。 技术答复加快了
简政放权更值得船主和下属机构欣喜的是,广东海事船检不断精简文件、改进文风,让他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广东海事局船检中心主任余灵介绍,船检中心主要业务分技术类和管理类,目前技术性很强的请示都是通过传真的形式直接处理,管理性的请示是通过OA系统处理。
而此前广东海事局下属船检分支机构和船厂,遇到所有的技术问题请示都需要通过公文形式请示,然后经由各级领导签发层层审核再辗转流转到船检中心,这边收到公文后又要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然后起草公文再发回去,整个流转过程耗时非常长,少则一个月,多则两个月才能解决问题。而现在改成了传真答复形式,遇到什么问题,只需要下属机构传真过来,一两天或者一两个星期就可以解决。
据悉,每一个技术问题请示的背后,都有一条或者一批船正在等待问题的解决,若这些技术问题继续走公文流程就会耗时太长,造成船东等待的时间过长,船舶检验的效率降低,从而增加了船东的成本。“现在设计单位、船厂、船公司和我们实现了点对点的直接联系,他们写了请示,我们就立刻组织答复,这也符合中央尽量压缩行政文件的精神。”余灵表示,目前船检中心每年处理传真100多件,对全辖区在船检工作中的技术问题都可以做到及时处理,提高了解决船检技术问题的效率,简化了船检技术类业务问题的请示和答复机制,解决了船舶的技术问题。
据悉,为了确保受理的技术问题请示的解决方案准确性,船检中心还采取谁起草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同时对于问题较大的技术难题,会组织船检中心全体人员集中讨论,然后形成统一意见批复出去。若没形成统一意见,就将咨询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所和上海规范所,询问规范起草人当时起草法规的原文原意,形成统一意见再来批复,确保批复的准确性。
流程简化了
据了解,为了让船主能够更方便办事,船检业务还简化了船检证书的审批流程。结合广东海事局船检人力资源实际情况和工作特点,将船舶营运检验由原来的三级审批改为两级审批,即验船师制作证书后,由船检业务负责人直接审批合格后盖章简化了工作流程,缩短了办证时间。
管理和技术“两手一起抓”
据了解,广东海事船检的主要业务是质量管理和技术支持。所以强化源头管理,提高检验质量和发挥专业技术特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他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此,近些年来,广东海事船检在质量管理方面着重五个方面的打造,即不断加强现场检验,保障检验质量;加强监督管理,坚持检验质量督查长效管理机制;完善检验制度,健全船检长效管理机制;吸取事故教训,排查检验薄弱环节;做好船舶吨位丈量统一管理实施工作。具体为加强实船与图纸一致性检查,对船舶建造过程中变更设计情况进行统一规范;在全局范围内开展营运船舶专项检查活动,针对历史遗留问题逐一解决,保证船证相符;结合广东辖区实际,制定船用产品持证清单,强化船用产品持证要求,保障船舶重要材料、设备的质量。吸取“皖神舟67”事故、“东方之星”事件教训,对检验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制定《船舶试航证书签发管理规定》,规范船舶试航证书签发管理程序,进一步保障试航船舶航行安全等。
在技术支持上要着重三个方面的打造,即加强港澳合作,推进三地合作和交流;积极开展技术指导,扶持船舶及船用产品生产企业发展。具体表现为参与修订香港海事处授权我局检验香港籍本地船只检验协议,做好香港籍船舶在内地的建造和修理检验业务服务;参与广东海事局与澳门港务局交流合作,制定粤澳游艇自由行的技术要求,积极配合海事监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