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会议新闻难写好,因为容易模式化、枯燥、空洞,千篇一律难出精品,记者采写常常是劳而无功。会议新闻必须写,因为是新闻采访的“硬新闻”,是主流媒体必不可少的新闻报道类型,新闻人要知难而进。探索、创新大型会议报道是新闻采访必备的功底。
【关键词】总结会议新闻 探索创新报道 提升媒体功效
“会议新闻具有政治性和政策性强、新闻性突出、信息量丰富的特点,做好会议新闻是衡量媒体的重要参数。”但如何写好会议新闻,常使记者陷入难以出新的苦恼中。在好新闻评选中,会议新闻难入榜单,令新闻人颇有“用之无奈,弃之可惜”的感慨。本人在新华社从事编采工作期间,采访了全国“两会”、香港经济高端论坛等大型会议报道,经历的采访对改变会议新闻有所体会。
一、谋篇布局,会议报道要有策划性
大型会议多是研究确定全局性、指导性的方针、决策,主题多杂、涉及面广,进行大型会议报道应突破记者采访单打独奏、一事一报的局限,要全面策划,谋篇布局。这就涉及新闻理论上论述的新闻策划,它不是简单的、一事一报的报道,而是对已经或将要发生的较大型新闻事件进行有预测、有目的、有组织的主观行为,对可能产生的价值和影响进行周密的计划和部署,以保证报道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连续性,求得报道的最佳效果。会议报道应对会前准备、会中采访、会后写作都做出完整预案。
www.wkfxw.com,免费收集整理
每年的全国“两会”是会议新闻的集中报道期,也是媒体间集中亮相的“新闻大战”,其新闻策划可见一斑。新华社在每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中,都要抽调各编采部门精英,组成专门的驻会报道团队,群策群力地研究报道预案,进行分工落实采访题目,参与报道的记者对采访内容、采访对象都心中有数。尽管会议内容、人员繁杂,但采访有条不紊,形成集团作战优势,打有把握之仗,变被动为主动地采写会议新闻。新华社对全国“两会”报道,能形成内容集中、主题鲜明、权威性强的“新华体”会议新闻,成为“范文”被各地媒体采用,不仅是其地位的权威性,也包括报道策划的权威性、全面性和主动性,让会议新闻与会议精神衔接有序,这是大型会议报道应遵从的规则,也是新闻策划在会议报道中的体现。
二、突出重点,会议报道要有选择性
新闻事件具有客观性,报道新闻则有主观选择性,沙里淘珠地筛选,择其善而从之,是记者驾驭把握新闻的能力。“从新闻角度讲,改革会议新闻并不是不报道,而是遵循新闻规律,从新闻角度切入,从会议中抓‘活鱼’、找亮点,提炼有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的新闻,使新闻报道具有一定的新闻性和思想性,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有的权威性媒体提出“做有思想的新闻”,就是要求记者面对多面性的新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的选择,提炼其精华。
《沈阳晚报》曾刊登一篇题为《表奖会变成了座谈会,节省九千元》的会议新闻,被东北晚报协会评为好新闻。当时,沈阳市筹备隆重召开上千人的个体私营企业表奖大会,市级五大班子领导决定参加。后来根据中央压缩会议、减少公费支出的精神,决定将会议改为30人的小型座谈会。记者会海淘“珠”,选择抓住了这个新闻点,把一般性会议报道变成了有亮点的会议新闻。
新闻理论有一种说法是“窥斑知豹”,意为以点代面的典型化采访。新闻报道要求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会议新闻应遵循新闻规律进行选择,选择有价值的素材展示新闻本色。报道有选择就会避免盲目,对采访的内容、对象及稿件篇幅做到恰到好处地取舍。对大型会议报道不要寄望滴水不漏,有选择地突出重点报道,以一代十典型性放大,就是成功的报道。
三、内容为王,会议报道要有关注性
新闻报道的功能在于其传达信息的有用性,言之有物、“内容为王”是评定好新闻的标准。会议新闻要有效地向受众传播,在内容上把握“定向需求”是重要导向,根据受众的需求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对大型会议而言,读者关注的不是议程,而是会议决定的内容。他们不仅是阅读新闻,更是新闻的参与者及受益者,这是他们关注会议报道的兴奋点,在冗长的会议中找到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点,大型会议报道就要投其所好地避免“公文化”的标签,应答疑解惑地报道读者关注的问题,以此突显媒体的公民意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全国晚报2014年度好新闻中有一篇题为《妇代会首次走来男代表》,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这篇稿件是记者在采访妇女代表大会时,抓住了大会中10位男代表的新闻点,用性别反差的独特视角,采写“男代表”对妇女工作的建议,使会议新闻成为让人关注的新闻。
在香港举办经济高端论坛时,面对20多位学者、专家的10多个议题,我在采访时只抓住读者关注金融危机中香港发展前景、人民币是否贬值等社会关注的问题,采写了大量报道,被新华社转发后受到媒体的肯定。实践说明,新闻报道是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外供”品,它不是记者的自赏,而是供大众读者阅读。因此,大型会议报道一定要抓住读者关注的新闻点,防止会议说什么,记者照抄写什么的“同声译制”“文秘”性记录写法,会议新闻要以受众的关注点为导向,笔下生花给读者“真货”,整合创新内容才是成功的会议报道。
四、形式新颖,会议报道要有可读性
会议新闻主要采用平铺直叙的传统写法,故被称为“叙述主体”,它与通讯等新闻体裁采用的抒情、议论等笔法相比,在感染力上是短版。会议报道很容易受到会议用语的影响,出现套话、空话,与公文无异;记者仅凭会议文件采写的通稿,造成稿件千篇一律的“新闻八股”,枯燥不具备可读性、易读性,影响阅读传播效果,这是改革会议报道的攻关点。
会议新闻有多种报道形式,如专访、花絮、侧记等,报道形式要服从新闻内容,这是采访新闻应遵循的规律。不管采取哪种报道形式,都要求记者锻炼“跳出会议写新闻”的基本功,要亲临会场捕捉鲜活的新闻,在枯燥的文字中寻找新闻亮色。会议新闻可借用通讯的描写手法,用形象化文字描述现场,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突显会议新闻的现场感。也可引用被采访者的口语化语言,增强新闻的亲和性。《温州晚报》记者郑雪君在采访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以《张副总理,我的话您记住了吧!》为题,采写的会议消息开头写道:“对我来说,今天是最值得纪念的日子。说值得纪念,是因为今天上午我和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代表一起,放声高唱《国歌》迎来大会开幕。在这么重要的会议上,还指定我作重点发言,这在我参政议政的十几年里,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此篇会议新闻改变平铺直叙的传统开头,因写法灵活独特,现场感强,被评为全国晚报好新闻一等奖。 在2010年度全国晚报好新闻评选中,《承德晚报》刊登的《总理与承德农民老苏的“五年之约”》座谈会消息,被评委高票当选特等奖。其理由是:“写法新颖,现场感好,感染力强。”稿件跳出座谈会平铺直叙的写法,改为以小见大的情景描写:“座谈会持续了两个小时,苏洪喜回想起来,还觉得像在做梦。我和总理有缘啊!他三次来我们这个小村子,三次跟我聊天,了解咱农民的酸甜苦辣。”此情此景,鲜活感人,由此可见,写好会议新闻要突破旧框限制,大胆“移植”其他新闻体裁的写法,增强会议新闻的感染力,让新闻活起来。
会议新闻常涉及专业化术语或数据,新闻报道可以引用会议提供的数据,增强报道的权威性和可信性。但记者采访不是转抄公文,不要简单化地大量照抄数据充填稿件厚重,要把深奥的专业文字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读者看得懂,看进去,写成受众欢迎的新闻稿。我在新华社驻香港分社担任记者期间,在采访参加香港经济高端论坛的众多专家时,就规避了空洞的论说,采用了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达到了用数据说话的目的,也使稿件内容充实,具有可信性。引用术语或数据,是会议报道必须采用的素材,但用材要从为新闻服务、为读者服务的角度出发,选用读者想了解的数据,一定要用得恰到好处,避免枯燥乏味、无说服力,这也是会议报道应遵循的规律。
综上,会议新闻涉及理论与实践,新闻业者应明确会议新闻的定义与规律,程式化的会议动态与有价值的会议新闻并不是一回事。前者的着眼点是会议,报道重心是会议本身,体现的是会议举办者“指导工作”的主观意图;后者的着眼点是新闻,报道重心是会议透露的新鲜信息,满足受众的需求。受众头疼的其实是枯燥的程式化的会议动态,而不是鲜活的有价值的会议新闻。新闻工作者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把握新闻的规律。会议报道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减少程式化报道,增加会议新闻的“含金量”,变“会议动态”为会议新闻,使其成为真正的新闻。会议是记者获得新闻的最简捷和最丰富的“资源地”,记者在挖掘“资产”时,要有改革创新的探索精神,练好新闻业者的基本功,妙笔生花,让会议新闻活起来、亮起来,在多元化媒体竞争中,巩固占领主流媒体阵地,让受众体验新闻价值。
(作者单位:新华社)
【参考文献】
[1]杨静莉《浅谈会议新闻报道》
[2]摘自《中国论文网》《谈如何写好会议消息》
[3]摘自池锝网《如何写会议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