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满区地处松花江上风头上水头,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农业总人口8.5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5公顷,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城区。近年来,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吉林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围绕商旅宜居新丰满建设目标,大力唱好农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发展“三部曲”,走出了产业融合、良性循环、富村裕民的发展之路,提升了新农村建设水平。
一、大力整治农村环境,改变既脏又乱的农村形象
2015年以来,我们把整治农村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举全区之力持续攻坚,有效改变了农村一脏二乱面貌。一是高度重视,突出摆位。结合实际制定整治方案,落实整治任务,组织49个行政村干部外出观摩整治经验,层层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建立区级领导和部门包保乡(镇)和村屯责任体系,区委书记、区长多次率队逐乡督导,大力度抓好落实。去年至今,区领导带队巡查20余次,随机抽查56次,召开调度会21次,通报会23次,始终保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二是加大投入,保障需要。2015年该区建立100万元财政专项基金,与市财政拨付的以奖代补专项资金110万元打捆使用,2015年4个乡(镇)1个涉农街道分别得到40~50万元不等的专项资金;保证整治重点资金需要,2016年区政府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春季以来修补城乡结合部重点地带温虎路3.8公里破损路面,清理更换87块牌匾,政府就投入资金800余万元;发挥乡村投入积极性,全区乡村用于环境整治投入累计分别达到510万元和557万元。三是集中攻坚,突破难点。毗邻松花湖风景区的江南乡域内石材加工企业遍地开花,石材乱堆杂乱无章随处可见,我们实行区乡协同作战,出动570多人次逐家突击整治,彻底改变了这一区域的面貌。对几十年形成的难中之难“柴草垛”问题,与各乡研究确定指定位置,组织乡村干部集中突击,限时搬走。对常态保洁这一难点,该区将一个靠近城区的涉农街道,即红旗街道6个村全部纳入城市保洁范围,在其他4个乡(镇)43个村全面推行小白山乡“乡带村”保洁模式,统一配备车辆、设施及保洁队伍,实行统一保洁,同时在各村全面落实“三包三责”,使家家都承担保洁责任,形成常态保洁机制。四是建立机制,形成常态。将改善农村环境列入区“十三五”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今年正月刚过,我们就提早启动春季农村环境整治。去年以来的“六清”整治,全区农村清垃圾26492吨,清柴草2810堆,清粪堆3876立方米,清院落4992户,清沟渠735公里,清死角846个。吉林市多家主流媒体先后对该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进行报道,特别是2016年5月10日《江城日报》在头版头题位置进行了详细报道。 本文来自文库分享网www.wkfxw.com
二、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新农村建设亮点
在全面整治农村环境同时,积极调整思路和措施,加大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力度。一是确定美丽乡村培养布局。分别在通往松花湖的吉丰东线沿线,通往磨盘山旅游线路,万科国际度假区道路沿线,以及重点公路吉桦线,安排基础条件较好的孟家、王相、苏相、段吉、梨树、两家子等村,培养打造样板,使之发挥先行带动作用。二是积极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先后在经申报列入美丽乡村计划的苏相村、王相村分别修筑了4800延长米的道路边沟,在段吉村通往万科度假区的道路修建了2200延长米的标准化围栏,对阿什村修建了村民文化活动广场。2015年以来,全区省、市新农村建设项目累计12个,完成投入333万元,其中修建道路3条4.6公里,完成投入200万元,村村通覆盖率达到100%,户户通达到85%,乡村硬环境大大改善。三是积极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先后打造了江南乡阿什哈达摩崖阁石刻、旺起镇大石村三清宫、小白山乡佛手山文化公园、前二道乡朝鲜族民俗村,前二道乡农民画等多处文化品牌,使之发挥农村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四是推动乡村环境向既净又美转变。2016年区政府投入215万元,由区林业局统一采购各类名贵绿化树苗10余万株,提供给各乡(镇),对18条25公里村路进行了绿化美化,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五是积极创新创建活动载体。组织开展了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活动,去年以来,评出了100户美丽庭院,500户干净人家,同时将美丽乡村列入全区“四个最美”评选活动,去年王相、孟家、苏相、段吉、阿什5个村被评为最美乡村,并在全区大会上受到表彰。
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富村裕民
近些年来,该区坚持利用区位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并有一定基础,但因整体环境不净不美,经营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通过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使农村形象焕发了魅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步伐加快,效果凸显。一是休闲农业进一步发展壮大。2015年以来,一些专业合作社及农业企业相继投资兴建了占地50公顷的前二道乡金丰现代农业园,占地10公顷的前二道乡地思旎生态园,占地面积70公顷的旺起镇华姐庄园,占地6公顷的小白山乡绿兴休闲农业园,以及占地3公顷的小白山乡特种瓜果园。目前投资休闲农业的企业和合作社已达到30余家,建成各类休闲采摘园累计达65个,带动农户300余户,拉动农民就业1500余人,从业人员人均年增收1.8万元。二是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以吉天公路“大、小、腰”滨湖区域为主体的集农家餐饮、娱乐、垂钓于一体的各类休闲山庄达到38家,“农家乐”发展到230家,仅江南乡孟家村餐饮企业就发展到40多家。去年以来,乡村旅游客流量达38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3亿元,从业农民8000人以上,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每逢节假日,休闲农业园、旅游山庄、“农家乐”经常顾客爆满,甚至城里新郎新娘也选择到我区乡村拍摄风光婚纱照。三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仅去年以来新建成的村集体经济项目有14个,累计覆盖面达到95%,其中建华村集体经济收入上千万,永庆村800万,孟家村200万元,绝大部分村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省新农村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