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和分析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40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病灶共有45个, 病灶大小均<3 cm。记录和分析病灶造影的增强模式, 并予以评分。造影前后15 d内对所有患者实施增强CT, 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造影结果显示, 中低-低分化癌共36个, 造影后动脉期快速增强, 实质期则快速退出;高分化癌有5个, 造影后动脉期快速增强, 实质期则缓慢退出;透明细胞癌共4个, 3个门脉期轻度增强, 实质期则缓慢退出, 1个门脉期快速增强, 实质期则快速退出。造影前多数声像缺乏典型性, 仅有20个病灶确诊。造影后共有14个病灶超声诊断评分为2~4分, 15个病灶分值提高。结论 采用超声造影对小病灶进行检查, 能够有效提高肝肿瘤的早期诊断率, 对医师的诊治提供了有效依据, 值得普及。
【关键词】 超声造影;肝硬化;小肝癌;早期诊断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27.058
在临床上, 肝硬化以及肝癌是常见的肝脏疾病, 临床以超声波作为诊断手段, 诊断率较高[1]。然而对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 早期诊断的难度较大, 主要原因为肝内小肝癌的声像缺乏典型性、肝脏形态结构以及回声不够明显等所致[2]。本院对收治的40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 旨在总结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详细报告如下。 www.wkfxw.com,免费收集整理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 女9例。年龄28~84岁, 平均年龄(56.4±7.5)岁。共有病灶45个, 大小均<3 cm。其中有2个病灶为0.9~1.0 cm, 8个病灶为1.1~1.5 cm, 16个病灶为1.6~2.0 cm, 19个病灶为2.1~3.0 cm。患者之前均实施CT检查, 经医师双盲法诊断, 有3例患者确诊。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超声造影检查, 设备选择百胜超高档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成像系统TechnosDU6、DU8以及CnT1实时超声造影匹配成像技术。造影剂选择博莱科公司的Sono Vue造影剂, 使用前先取5 ml生理盐水溶解造影剂冻干粉, 振荡混匀后取2.4 ml的量对患者肘部浅静脉进行注射, 注射时间控制在2~3 s。
采用常规二维超声对患者肝脏进行扫查, 并记录患者的病灶情况, 包括位置、大小、数量以及回声特点等, 并进行初步诊断。肝肿瘤的扫查需要先确定能够最大程度显示多个结节的位置, 并启动造影程序, 结合患者的胖瘦以及病灶深浅调节仪器的功率, 确保机械指数相符。此时显示屏无肝灰阶图像, 仅存在造影剂的二次谐波信号。在给予患者注射造影剂时, 启动内置计时器, 因患者相关部位的病灶灌注以及回声存在强度转换, 因此需要给予动态观察。记录每个时相下的目标主灶。造影过程中, 固定探头, 确保微小病灶时相得以捕捉, 且指导患者控制呼吸。对于肋间的扫查需要避开肋骨的干扰。获得时相记录后对患者肝脏进行全面扫查, 如果存在造影剂已经退出, 或者新病灶的显示不彻底, 或者需要对不同位置进行观察, 则需要10 min后再行造影。
对造影过程的各个时相进行判断, 并利用磁光盘对单帧静态图像进行备份。每次观察可以1~3个的典型病灶作为对象。由专业医师对患者造影前的超声进行评分, 并结合声像记录造影剂的灌注时相以及消退时间。之后再将操作录像观看≥2次。对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完成诊断。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结合病灶回声、形态、病灶内血供、造影灌注时相等对患者造影前后的超声诊断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如下:5分:确定恶性;4分:疑似恶性;3分:无法确定;2分:疑似良性;1分:确定良性。患者造影后分值如果提高≥2分, 则可确定诊断率有所提高。无法确定的患者, 需要再行超声造影, 或者给予穿刺活检。
2 结果
经检查, 共有42个病灶确定, 其中有3个病灶位于S7、S8区膈下, 病灶<2 cm, 1例患者合并腹水以及胸水。其余3例患者因存在酒精肝, 导致后方回声衰减, 继而出现漏诊。超声造影的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检出率为93.3%(42/45)。
2. 1 小肝癌超声造影时间 超声造影结果显示, 中低-低分化癌共36个, 开始增强时间为(14.12±5.12)s, 增强峰值时间为(21.21±4.52)s, 开始消退时间为(59.4±3.22)s;高分化癌有5个, 开始增强时间为(14.76±3.01)s, 增强峰值时间为(24.89±5.41)s, 开始消退时间为(262.27±10.22)s;透明细胞癌共4个, 开始增强时间为(24.78±4.45)s, 增强峰值时间为(29.92±5.44)s, 开始消退时间为(133.87±63.12)s。
2. 2 小肝癌造影增强模式分析 中低-低分化癌造影后动脉期快速增强, 实质期则快速退出;高分化癌造影后动脉期快速增强, 实质期则缓慢退出;透明细胞癌有3个为门脉期轻度增强, 实质期则缓慢退出, 1个为门脉期快速增强, 实质期则快速退出。
2. 3 造影前后超声诊断评分 造影前多数声像缺乏典型性, 仅有20个病灶确诊。造影后共有14个病灶分值为2~4分, 15个病灶分值提高。见表1。
3 讨论
对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 超声造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然而因其存在一定的创伤性, 因此应用范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常规超声在诊断上, 存在操作便捷、价格便宜以及定位精确等优势, 在肝癌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然而, 在患者增生结节存在回声相似, 或者病灶周围存在无包膜的小肝癌时, 常规超声的诊断就受到了限制, 且彩超因患者存在一系列隐私的感染, 因此准确率也会受到影响[3]。
此次研究中, 部分患者显示出在肝硬化基础下存在≤2 cm的病灶, 声像缺乏典型性, 导致无法确认, 或者出现漏诊, 而超声造影的介入, 使得增强、消退特性得到显示, 提高了小病灶的检出率, 因此造影前多数声像缺乏典型性, 仅有20个病灶确诊。而造影后共有14个病灶分值为2~4分, 15个病灶分值提高。这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 采用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进行诊断, 大大提高了病灶的早期诊断率, 值得普及。
参考文献
[1] 王敏, 印淑均, 杨倩玫, 等. 超声造影对老年肝硬化背景下肝局灶性小病变的诊断价值.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8):277-278.
[2] 叶明, 司徒明珠, 严?S.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和增生结节的诊断价值.现代实用医学, 2014, 26(7):292-293.
[3] 张洲.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小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中国现代医生, 2014(35):215-216.
[收稿日期:201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