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程性质 《新能源汽车》是一门能力拓展课。它的作用和任务是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电动汽车的基本概念、类型、结构原理和工作特性,了解电动汽车的基本设计方法,为做好毕" />
文库分享网(www.Wkfxw.com),全免费下载
新能源汽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表1 新能源汽车课程基本信息
target="_blank">二、课程性质
《新能源汽车》是一门能力拓展课。它的作用和任务是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电动汽车的基本概念、类型、结构原理和工作特性,了解电动汽车的基本设计方法,为做好毕业实习报告以及今后从事汽车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电动汽车类型、电动汽车主要组成部分、电动汽车电机、蓄电池、电动汽车维修与包养等内容,同时介绍了国家现行的有关管理法规和政策,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是从事汽车行业人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学习和参考的实用教程和资料。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和国内相关政策;掌握电动汽车的基本原理与结构;了解电动汽车常用的动力电池的基本原理与结构、工作特性;了解电动汽车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功能;了解电动汽车常用驱动电机的基本结构原理与驱动特性;掌握电动汽车的行驶性能的基本计算方法;了解电动汽车保养和维护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课程学习,主要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以及优势。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促进职业意识的形成,为学生毕业后择业提供可以借鉴和参照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本课程建议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20学时,实践16学时。
四、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新能源汽车原理与构造知识;
1
2.熟悉新能源纯电动车电气结构基础知识; 3. 熟练掌握新能源混合动力车电气结构基础知识; 4. 新能源汽车电子故障分级与诊断知识;
5. 熟练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子维修知识。 (二)能力目标
1.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2.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的新发展、新成就 ; 3.掌握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安装、检测、调试能力;
4.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系统安装、检测、调试能力与管理岗位。 (三)素质目标
1.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3.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团队协作的团队精神;
4.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业务素质和科学创新的意识。
五、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结构安排
表2 新能源汽车课程内容结构安排
target="_blank"> target="_blank"> target="_blank">1.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
表3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
2
target="_blank">
2.电动汽车基础
表4 电动汽车基础
target="_blank">3
target="_blank">
3.纯电动汽车
表5 纯电动汽车
target="_blank">学习目标
target="_blank"> target="_blank"> target="_blank">
4.混合动力汽车
表6 混合动力汽车
学习目标
4
target="_blank">
5.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表7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target="_blank"> target="_blank">
6.其他新能源汽车
表8 其他新能源汽车
5
target="_blank">target="_blank">
7. 电动汽车的维修与保养
target="_blank">6
target="_blank">
六、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模式与组织形式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工学结合、能力导向、任务驱动。培养学生具备沟通技能、调查和分析问题技能、对电动汽车简单问题实际处理能力,以便实现学校与企业零距离的对接,从而更好的适应今后实际工作的需要。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联系实际工作,把课程学习内容综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将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教学实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教学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
开展课堂实践活动。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进程,通过组织开展学生电动汽车知识竞答竞赛等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使学生对电动汽车有更深入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融入学生操作训练过程中,使学生会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检验、安装;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的检验、安装;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的检验、安装及新能源汽车的故障分析与排除和新能源汽车系统的生产工艺文件制定。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将对应的技能训练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课堂操作示范。课堂上示范讲解。
2.课堂模仿操作:学生模仿老师的操作方法,进行现场测量。
3.学生课外作业:由教师提出一个作业要求,要求学生完成,学生分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果。
4.作业展示结果:分小组展示作业结果,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结果。
(三)教学模式与方法手段
1.教学模式:
(1)教、学、做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2)任务引领式集教室、车间一体化。
2.教学方法及手段:
方法:
(1)基于工作过程例分析教学法;
(2)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法;
7
(3)基于工作过程角色扮演教学法; (4)基于工作过程现场体验式教学法; (5)基于工作过程学生科技创新教学法。 手段:
(1)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播放视频扩大学生视野;
(3)软件仿真教学补充实验室资源不足; (4)网络教学及时反馈学生信息。
七、考核与评价
表2 课程考核与评价
target="_blank"> target="_blank">八、建议教学资源
表3 推荐教材
表4 参考书目
表5 网络资源
8
target="_blank">
九、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注重过程教学。
(二)教学评价建议:注重平时考核和综合考核。
(三)教材编写建议:以本校教师合编教材为主。
(四)教学参考书:以偏于职业教育、技能训练多的教材为主。
(五)期刊杂志:通过相关杂志,了解最新技术进展。
(六)网络资源:精品课程、新技术等。
(七)社会服务(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此条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target="_blank">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