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观后感 唐嘉 2014051021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一部客观反映历史从而公映的优秀电视连续剧。它描述了1976-1984年的邓小平,主要从1976年毛泽东同志逝世27天后开始写起,直到1984年10月1日,从历史的困难和纠结,到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国庆游行队伍,游行队伍中的大学生自发地打出代表亿万人民心声的横幅“小平,您好!”为止,期间历经粉碎“四人帮”,结束十年动乱,进行拨乱反正,令国家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初看这一部影片时,我仅仅报着一份了解历史的态度去观赏,后来却发现该剧构思独特,再现曲折历史,意义深远,值得观赏。 一是题材重大,再现伟人风采。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我们尤为崇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我们共筑中国梦的今天,重温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以及伟人的智慧、风采及人格魅力,对现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一种正能量的激励与推动。二是演员阵容强大,人物个性突出。剧中的毛泽东周恩来很好地重现了人物特点,邓小平沉稳、冷静、严肃,又不乏幽默与恢谐,展现了一代伟人的志存高远、忧国忧民、高瞻远瞩、远见卓识的光辉形象。三是情节曲折,波澜壮阔。该剧深刻而细致地阐述了邓小平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出来工作,直到1984年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其间面对艰难困苦与挫折始终从容面对、运筹帷幄,直到一锤定音全面开放。跌宕曲折的剧情让我们在重温历史和缅怀伟人中,增强了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心与决心,不断凝聚民族的团结力和正能量。 依我之见,本剧以宏大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邓小平的崛起时代。之所以在“时代”前加上“崛起”二字,是因为作为文科生的我更倾向于将“邓小平时代”定义为更为宽广到1986年之后的种种。但是毫无疑问,邓小平时代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每个人的见解总会有不同和不足。作为这一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当之无愧的主角,邓小平被我们成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1978年《时代》周刊将邓小平评选为年度人物,并称他为“中国四个现代化的建筑师”;邓小平称自己为“中国人民的儿子”。结合我以前看过的苏共等共产主义纪录片,相较于其他领导人,我们应该庆幸有这样一位坚强隐忍,又对于祖国有着深厚感情且无比忠诚的领导人。也许对于很多人甚至是他身边的人而言,他不够和蔼,甚至有点冷酷,但他合理适时的冷静分析,当机立断的把握能力,维护这个国家的利益的决心是毋庸置疑的。也正因如此,他才能从水深火热中将社会洗涤,把中国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其中的阻力和困难毋庸置疑,历史也决定了只有邓小平能带领着中华民族冲过去。
重温一次历史,可以借助这部剧理顺从文革到现在国家是怎么走过来的。邓小平起的作用确实很大。首先就是搞清楚以经济发展为重心不动摇,这个想法的来源其实也自然而成。文化的革命的根本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运用过程中的左倾,然而左倾究其根本还是因为穷,因为穷,所以没有工作岗位,不能够安置大量的青年在城市,所以只好让他们下乡去生产。这种做法在当时来说应该
是有正确的一面的,故事也从这里展开。但是其实如果在那个时候就开始改革开放,青年人就会有出路,就不会发生文化大革命。之所以没有这么做,我认为是中央领导集团的个性结合历史时代产生的必然结果,是自己的快速成功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人定胜天这个思想牢笼禁锢了他们的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成熟期间必然的思维模式,因为他们从抗战一直到建国都是按照这个信条走出来的,所以他们有理由自命不凡,当时只有上山下乡,估计也是能走得通的。这点不能去否定共产党的先进性,因为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探索着前进的必然经历。文化大革命由于无中生有的猜忌和知青狂热的荷尔蒙爆发越来越盛,结果又形成知青和当时毛主席的意图发生了碰撞,最终导致了全国性的大混乱。很奇怪,中国历代帝王都这么做过,但是都没有造成这么广泛的混乱。这次文革,达到了目的,但是付出了太大的代价,这是因为之前的社会没有那么多的知识青年,没办法和帝王的思路碰撞的这么强烈。这也是令人陷入沉思的重要一点。
反过来想,知青的日子之所以这么难受是因为他跟城市和农村两头都激烈的矛盾,因为他们呆在城里是抢饭,到农村也一样是抢饭。同时,他们又都不是一般的农民子弟,都有一定的知识,最要命的是有抱负。邓小平之所以走上改革开发,其实也是因为吸取了毛之前的上山下乡实验的失败教训,从而开辟出了自己的道路。邓接手之后的中国应该说是历史以来最穷的中国,主要是因为集体制度,让农民根本就没有劲头生产,封建社会还有地主,农民还有地,还会好好的去生产,但是到了集体主义,做是吃这么多,不做是吃那么多,没人愿意好好做。在这种情况下, 最早采取包产到户做法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打响了改革第一枪,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坚持统一计划、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条件下,把耕地农作物和某些畜牧业、养殖业和副业生产任务承包(包用工、包费用、包产量)给农户负责,实行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一种做法。这措施改变由之前集体管理的生产队或生产大队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并且转为一个一户的农户为单位,由农民自我管理和生产、分配及经营。可是,土地仍旧归国家所有。这一做法极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被高度评价为打响了改革开放的第一枪,也得到了邓小平和当时的安徽省委书记万里的支持。这种情况下,1980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在会议纪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中,提出了对于包产到户区别不同地区、不同社队采取不同的方针,并肯定了包产到户“是联系群众,发展生产,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必要的措施。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尔后,包产到户在全国农村迅速地采用和推广,也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推动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在此之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英明决策,无疑成为了中国历史的最大转折。其内容和意义我们大多耳熟能详。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拨乱反正;野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
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所以不难看出,从国家层面上来说,今天的改革某些是在做邓小平没有做完的事,某些是在根据时代的新变化进行修正。经济作为根本虽发展任务任重道远,但更为困难的是要摆脱中国上千年封建文化的束缚,平衡中国农村与城市的思想,为中国找到一条特色式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这一切都是迎难而上。对个人而言,邓小平先生的精神品质的闪光点,信念坚定,热爱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统筹兼顾,坦荡无私,也是当代大学生亟需学习和领悟的优秀内在涵养。《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一剧无论在个人还是国家层面上给予当代中国的启迪,确实是值得无限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