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使用模糊语言,还在于模糊语言具有精确语言不能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 文库分享网(www.Wkfxw.com),全免费下载
1.词约意丰,高度概括归纳的作用。公文中所涉及到的公务活动,有很多是具有普遍性的,尤其是指令性、周知性、报告性公文,反映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或准备使文件在较大范围发挥效力,需要用到概括性较强的模糊语词。
如:(1)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党组织,必须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2)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全国尤其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校舍,年久失修,破烂不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危房修缮和改造的通知》)例(1)中加强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是全党的事。“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党组织”成千上万,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一列举,只用这样一个概括性的模糊语词就全包括了,这是对“党组织”范围的概括。“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所用时间、精力的数量,不应少,而是“更多”,这样概括,突出了问题的重要,引起人们重视。例(2)中的“种种原因”、“相当数量”也是高度概括。全国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舍失修问题严重,是普遍性问题,其因多种多样,用“种种原因”这一模糊语词全包括了。这类情况,无法用精确语言来具体表述。
2.模糊语言具有反映事物变化的功能。这一点与公务活动的动态性是分不开的。公务活动所涉及的人和事,总是在发展变化中,由量变引起质变,在质变过程中,要经历若干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又有不同的情况。这些,无法用精确语言来一一表述,只有模糊语言才能担此重任。如:(1)到本世纪末,要使国民经济达到小康水平;到下世纪中叶,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中共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2)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贿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例(1)中,“本世纪末”、“下世纪中叶”都是反映时间的模糊语词。“本世纪末”是指本世纪接近2000年的最后几年;“下世纪中叶”是指下世纪2050年前后。这期中有个时间推移过程,反映着时间的发展变化。“小康水平”或“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时间,都不会是具体的某个时刻;达到的标准,也不会是绝对化的数量,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模糊语词才能对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作恰当的反映。例(2)中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是个模糊概念,反映量刑过程中将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对待,有一定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反映司法活动中的情况变化性,符合公文政策性要求和公文的实际行文需要。
3.模糊语言比精确语言更能发挥周密严谨的表达作用。严密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很多情况下,模糊语词更能发挥周密严谨的表达作用。如:(1)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现火警的情况下,都应当迅速准确地报警,并积极参加扑救。(《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2)今后三年从全国范围来看,城市每年(洗衣机)递增普及率可能不会超过5%。(《国内家用洗衣机市场预测分析》)例(1)中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并不具体指哪个单位、哪个人,而是泛指所有单位和个人在发现火警时,都有责任报警,参加扑救。用“任何”限制“单位和个人”,表明反映对象无所不包,周密严谨,无懈可击。这一点为精确语言所不及。例(2)中的“可能”是个模糊语词,里面包含能与不能以及介于可能与不可能之间的种种情况的预测。这比要么能,要么不能严谨得多。以上几方面说明,模糊语言在公文写作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恰当使用,比精确语言更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但模糊语言具有局限性,由于它的内涵、外延都不确定,过多使用或不恰当使用,会造成表述空泛,表义不明,甚至含混不清。因此,公文写作虽大量用到模糊语言,但要使用恰当,符合公文行文的实际需要。
模糊语言运用 (共3篇) 上一篇:公文写作客观性决... 下一篇:模糊语的使用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