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中学时最厌烦的就是历史课,感觉枯燥冗长,空洞无味,不但没有认真好学,还给自己编造了不认真学习的理由——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情,现代人要发展就要往前看,预见未来,干吗老要回头去学习过去的事情,现在想来当时的思想是多么的幼稚可笑。 经过多年实践和生活的体验,进入中年之后越来越觉的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一个国家,历史是经验、教训、明鉴、秉承,是过去的沉积,未来的导向;一个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教你融会贯通、惩前毖后,是学习的源泉,进步的信心。 copyright www.WKFXW.com
许多学生大都把历史课当做一门负担课,家长们也一直视历史课为副课,可是一直以来国家都从未取消过历史课,那说明历史课自有其开设的必要性,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到底学习历史课有何重要意义呢?”,我想用十六个字来回答,那就是“明了过去,以史为鉴,明正现实”。
学生学习历史可以增长见识
历史可以增长见识,了解古今中外,可以培养沉着冷静的思考方式,也可以增加内涵,和别人交涉起来就让人觉得你是又内涵有丰富的知识,历史可以让人变得很有内涵,不虚浮,看问题也更深刻。也就是说,历史使人明智。这不单单是看待历史问题,也包括看待现实问题,你看古代帝王、名人哪一个不读史,李世民、苏东坡父子等都是对历史很有见解的人,毛泽东也酷爱历史,所以才能对中国的国情有清楚的认识,才知道什么适合中国。国外更重视历史,好多著名企业家政治家都是历史系出身,而且国外这种文科类专业是最热门的。
而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做人,做事,和别人说话,聊天的时候,听到别人引用历史名人,历史事件,都是很有说服力的。
学生学习历史可以增加知识量
历史包括了,世界上五千年来,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每多了解一个,也就让我们的知识量增加一分,以前人们尊敬老人,是因为他们经历的事情多,而我们每学好一个历史事件,也就多了一份经历,节约了时间,也得到了别人的尊敬。
学生学习历史可以让语文写作更加顺畅
每个历史故事就是一篇标准的记叙文,其中,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都写的清清楚楚,还有比这更好的作文题材吗?我们还要去看别人写的作文书吗?他们写的作文比历史书写得还要好?只要我们认真想一想,就一目了然了。我们写作要举例子,没经历过没关系,历史上什么样的例子没有?我们写作要引经据典,经是哪来的,典是什么典,历史中介绍的明明白白。我们写作要写名人、典故,还是要从历史中学习,我们写作要学会用标准的文体,每篇历史都是很好的模版,我们何必舍近求远呢。所以,学好历史对我们学习语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学习历史可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经济社会创新型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历史科学的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品德教育在学科德育中又居于核心地位。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德育逐项任务,如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观点和规律、历史责任感的教育,最终应转化、落实到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处事,学会做人。
历史教材中有大量古今中外著名的政治家、发明家、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为一种新制度的建立、一种新技术的发明、一种新理论的诞生等进行不懈奋斗的事迹,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无不具有启发教育作用。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
一、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首要内容,在中学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中教师首要考虑的重大问题。历史教学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增强民族自豪感。我们的祖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并且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他们都是我们国家的荣耀、民族的骄傲。通过这些内容的讲授,一是要让学生继承、弘扬祖国灿烂的文化、优秀的传统并发扬光大;二是要激发起他们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要放眼世界、大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为我所用,塑造具有全球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
历史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国情、激发斗志。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是一部奋斗史、探索史。近代以来,列强入侵,民族垂危。各阶层的爱国志士,自觉地承担起挽救中华民族、捍卫国家独立的重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一个独立、自立的新中国。讲授这些内容,要着重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样来的?”要能够激发学生奋进、图强,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责任感。从中国翻天覆地的发展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帮助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适合中国国情的图强之路在哪里?历史教师要用历史告诉学生,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改革开放为强国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
二、在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谦虚、诚实、坚强、坚忍不拔、勇于创新等良好的思想品质
历史老师首先要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作出分析和概括,使学生逐步建立起道德规范,认识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原则,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如忧国忧民、报效祖国、以死殉国,天下为公、至大至公、舍生取义,求索攻坚、追求真理、不畏艰难,尊师敬业、谦虚礼让,勤俭节约、崇俭反奢,诚实正真等等。历史教学在选择提供典型的道德形象及丰富的评价材料时,既要选取正面历史人物,也要注意选取反面的历史人物,使学生在鲜明的对比中深化对道德评价标准的认识。谦虚、诚实、坚强、坚忍不拔、创新都是良好的思想品质。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的品质?这在历史教学中同样可以找到答案,如哥白尼、布鲁诺等科学家的事迹有利于学生形成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的品质。
三、在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正确认识个人和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也是学生必备的良好的思想品质。唐朝名臣魏征曾说过:“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力量。历史上任何一个政权、朝代的兴起衰退无不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得到人民拥护的政权日益强大,失去人民拥护的政权则日益没落,最终被推翻。故史书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任何时代的进步,任何事件的成功都不能归功于某一个人,只能归功于人民群众。仅凭个人的力量是不能成大业的。那些所谓的英雄只是把许多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汇集起来罢了。
历史教学要通过讲授历史杰出人物和社会英雄的故事,致力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公民。中学历史教学道德知识的教育,主要是借助历史道德形象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等道德知识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道德观念与道德信念。中学历史教学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历史的道德知识去教育学生。古往今来,人民群众和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情操铸成中华五千年美德,正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大厦的基石。历史课肩负着向学生灌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而历史名人和社会英雄,他们的成长过程以及言行,为学生提供了人生榜样和精神坐标,是进行人生观教育的鲜活教材。学生从这些人身上定会有所启示和感悟,镜鉴出许多做人的道理。
总之,学校必须坚持德育为首,注重通过各种渠道去实施德育,这这不仅是学校教育工作中应考虑的重中之重,在当前也是响应贯彻落实江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之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紧扣历史教材中的内容,通过老师讲授、学生讨论、观看一些历史声像资料、甚至可以发挥学生的想像让学生表演一些历史剧情等方式去感受历史、体验历史、认识历史,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能够让学生知道如何做人。因为学生可以从历史中学到影响其个人选择、态度和价值认识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又直接能影响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说,历史教学对德育的促进作用我们决不能低估。
学生学习历史可以懂进退,明事理
人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如:在教学中可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等咏志诗句与秦桧、汪精为、贝当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内容进行鲜明的对比,培养学生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荣。又如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之,如可介绍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的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可介绍居里夫人、布鲁诺、李大钊等人的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可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事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可介绍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
学生学习历史可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教学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阵地。中国历史就为我们提供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量素材,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第一,可以利用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文化,如享誉世界的陶瓷、丝绸、四大发明、万里长城、秦陵兵马俑等,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利用教材中记载的历史人物的爱国名言,如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弥留之际留下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毛泽东“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激励学生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第三,利用历史教材中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素材,如关天培、邓世昌以身殉国、戚继光忠心报国、文天祥一身浩然正气、史可法宁死不屈、谭嗣同舍身变法、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这些英雄行为及坚定的信念,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第四,利用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如列强对华的五大侵略战争、《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学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懂得国家强大的重要性。第五,以中国革命先烈为了国家、民族的危亡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革命史,让学生记住历史,珍惜今天,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除利用中国历史中的爱国素材之外,还可以在世界历史教学中开拓新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学生学习历史可以提高个人的素质修养
学习历史同时对提高个人修养,人文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对青少年,增强爱国情怀,忧患意识,都是特别重要的,而不是你说的为所谓皇汉所服务,更不是让你乱用定义给别人呆帽子! “以史为鉴”,“读史明智”希望你或他人都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我承认元清是中国历史,这点谁也不能否认~~! 任何朝代都有自己独特之处,以史正人,人物历史传记首先的把你所读的历史人物定位在"人"之一词上,而不是一块石头,一段史书传记上的文字,这点明月先生写的很好~所以才是他走红的主要原因! 不要带有色眼镜来看待史书上的人或事~或许当年明月有些民(河蟹)族主(和)义作怪,但他所给予的人物评价并不是很过份,因为他首先看的不是一段史料文字,而是把历史人物当作一个"人".是一个会哭,也会笑的普通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或皇帝! 性格决定命运,而生活环境决定性格,凡是人都有脆弱或坚强的一面,当你读到一个人或善或恶,或奸或忠时,但谁看见了"他"的另一面? 有些人只知批判某些历史人物或事件,但你们何时读懂过? 现在有些人只比的是哪个朝代如何如何强大或弱小却漠视她曾创造的辉煌或黑暗~ 或比哪些朝代版图最广最大最辽阔,或比军事,反正比什么的都有,或谈哪些皇帝最英明或昏庸,却忘记了古人所著史的根本目的:以史为鉴!!!
张昭远:“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熟知历史,明了客观形势的发展,从具体生动的实例中吸取珍贵的教训,了解历史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避免陷于片面,继承,发展,并创新。总之,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有许多是显而易见、众所周知的。学习历史对做人、做事、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是人类的历史,人是人类的人,不懂历史就是不懂人类自己。所以学习历史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需不需要的问题。历史学科是一间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对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生观、世界观、道德信仰和精神意念等万面的建设上。由于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一段距离,使得历史因没有实用价值、毕业后就业机会少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而倍受冷落和歧视。其实历史作为一间基础学科在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学科能力、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陶冶情操等方面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