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娱乐 > 应用文档 >
《犯罪心理学》观后感2800字
时间:2016-12-02 13:57来源:未知 作者:wkfxw.com 点击:

《犯罪心理学》观后感2800字 copyright www.WKFXW.com

近二十多年来,我们已经深切地感受到这种道德疾病: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物质享受越来越好,然而人们的心理问题(如抑郁、自杀等)却日益突出。现代化生活中城市化的趋势使得人口趋于集中,人与人之间的密度在不断增加,然而人们在心理上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在情感方面却越来越淡漠。同时,由于人员的密集也使得生活与工作上的竞争压力加大,这些都容易导致人的各种心理冲突的出现:有源于人际的冲突,有源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还有源于观念与欲望的冲突,有的人就在一时的心理冲突下(即出现心理障碍时)发生危害他人的行为,甚至是犯罪行为。

2013年6月7日,福建省厦门市brt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起火,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经公安机关初步认定,这是一起严重刑事案件。截至2013年6月8日凌晨1点12分,大火已造成47人死亡、30余人受伤。犯罪嫌疑人陈水总被当场烧死。。

从客观上看,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对社会特殊群体的关护缺失则是产生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社会原因。社会经济发展中贫富差距扩大、民众心理失衡是产生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主要社会原因。陈水总纵火案的发生是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行为人之所以将个人私愤扩大转而泛化报复目标,将其个人与整个社会对立,主要的社会原因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社会发展过程中矛盾凸显而无法解决,使人民心理失衡。我国经济环境矛盾凸显,人民生活长期处于重压之中,人民和政府之间关系恶化,相互之间不信任,甚至已经产生对立仇视情绪。社会冲突加剧,成为了个人极端暴力的原发性动因。个体因冲动情绪简单地为泄私愤而泛化报复目标是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发生的直接推动原因。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源于对个体挫折的错误认识,而他们的冲动的情绪则直接推动了暴力罪行的实施。

为什么陈水总把目标对准无辜的民众呢,通过对大量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研究后发现,这类暴力犯罪有一显著特征,就是犯罪动机起源于个人的私愤,但其报复目标却不仅限于其“利害关系人”,而出现报复目标泛化趋势,类似于恐怖主义所实施的“无差别伤害”。并将对政府的行政不作为的不满情绪放大到对社会的仇恨,最终受害的都是无辜的人。

陈水总纵火案的发生与其自身心理素质低下、社会心理支持缺失、现实问题解决不如意有一定的关系,但又不能简单的将责任归结于嫌疑人的素质问题等。相关部门要注意管理的人性化,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劣性刺激。在重视管理法制化的同时也要注意特殊情况下的人性化,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殊情况灵活处理。有关工作人员真正以工作对象为本,要懂点心理学,富有同理心与同情心,能够感同身受,设身处地地为工作对象着想,在可能的条件下及时地解决求助者的实际问题,以避免或化解不良的心理刺激。

对于此类事件的犯罪应对,应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尊重、保护人权、加强违禁物品的管制、提高安保水平、提前做好特殊人群的心理干预工作等于段全方位预防控制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从教育层面上提高公民个人需要的心理修养,提升现实社会的每个人都需要努力提高对现实的认知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情绪调适能力、行为控制能力、合理求助能力。提高一般社会民众、特别是重点人群的防范意识,大力教育民众对宣传突发事件的预警及自救方法,提高民众应对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预防意识和处置能力,以便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不幸、挫折、打击、逆境时能正确认识、自我调适、理智行动、主动寻求心理帮助。

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居安思危,切实提高社会民众及重点人群的防范意识,加强安保工作,加强管理是必然的选择,提前干预,拓展社会不良心理的发现和干预渠道,加强易产生极端想法的高危人群的心理关怀。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中往往借助相应的杀伤性武器来危害社会,我国虽然对枪支弹药的管理比较严格,但对于其他的一些杀伤性武器的管制还不够,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成熟、社会环境稳定的地区和城市,对于管制刀具、汽柴油等燃烧物的管理往往容易松懈,不够重视。陈水总就是此类情况的典型,在长期的不受社会认同中积

压其病态心理,最终向社会无辜平民爆发。

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任何犯罪行为是以犯罪主体的犯罪心理为基础的,而犯罪心理的产生又总有一定的规律和机制。

0%
(0)
0%
(0)
最新评论
选择评论类型: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关于我们 | 信息反馈 | 网站地图 |文库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