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扫天下先扫自屋 拒腐防变从心做起
——写在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学习读本》后 本文来自文库分享网www.wkfxw.com
掩卷,《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学习读本(学习贯彻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讲话)》鲜红的封面分外耀眼,刺痛着我的神经。“反腐倡廉必
须常抓不懈,经常抓、长期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中央针对拒腐防变的决心,字字铿将,其坚定有如磐石。
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两袖清风,廉洁奉公者自古以来都为百姓称道,这不仅仅只是公务人员的品质,更是其根本。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现实:当今为官者,贪腐仍多。即使政府三令五申,仍有顶风作案者。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贪官落马,尤其新一代领导班子上台以后,更多位高权重的贪腐者被绳之以法;网络时代,舆论监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在举报贪腐行为的影响令人拍手叫快。所有的现象都在表明:防腐拒贪工作在前进!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学习读本(学习贯彻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讲话)》一书中,更多的是从制度上对拒腐防变工作提出了要求。但是贪从心生,一个人要拒绝走进腐败的深渊,除了对法律心存敬畏,更需要把清廉变成自己的内心底线与原则。明代理学家薛瑄在《从政录》写道:“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见理明而不妄取,无所为而然,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则勉强而然,斯又为次也。”
不妄取——一枝一叶总关民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学习读本(学习贯彻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讲话)》所要表达的,那大概就只有:为官者要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中国儒家精髓中有“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说法,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作为一名公务人员,若把百姓疾苦放在第一位,那如何不清廉?
虽然,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此宏观,但是,每一名公务人员都能够把它装进心里,因为公务人员的心是用来想百姓所想的,公务人员的肩膀是抗百姓所苦的,公务员人员的手是送百姓所需的,公务人员的胸怀是用来装百姓利益的。范仲淹岳阳楼上俯瞰,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慷慨呼声。作为一名公务人员,有居庙堂之高的,亦有处在基层一线的,但是群众利益的出发点是一样的。位置高低,并不妨碍发挥自己的光与热,也并不能模糊自己的最根本的原则——民在心。
要有群众根本利益在心的大胸怀,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领悟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断去学习党对党员的要求、不断去体会党和人民对于公务人员的期望。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学习马克思、列宁等先辈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不断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地去学习中央领导的讲话,用这些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加固自己的原则。
要有群众根本利益在心的大胸怀,需要我们不断地践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什么?不是我们想出来的,而是需要我们去倾听百姓需求,看到百姓的苦难。群众的利益并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而是来自于实实在在地生活。作为一名公务人员,要始终铭记:常怀为民之心,常听为民之言,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常记为民之托。
不苟取——大事小事秉公办
大事小事秉公办事,小节大节廉字为节。
清廉是一种名节,遵清廉者保名节,不会落得臭名昭著,百姓唾骂之下场。纵观古今,清廉保节者百姓称颂,贪污腐败者百姓唾弃,因而,一念之贪,损自德,毁自身,殃及儿女;两袖清风,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
做到清廉,大事小事秉公办,既要做到以“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又要做到“不给自己半点腐败的念头”。清代江苏督抚张伯行,任督抚期间,时常有亲朋好友等携礼拜会,为此,张伯行特地撰写了一篇《禁止馈送檄》:“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并将檄文悬挂在外,送礼者望而却步。
清廉是一种自律,纵使腐败横行,依然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天下皆醉而我独醒。
作为公职人员,要时刻以高要求严格自己,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切勿因贪而苟取,贪念是万恶之源。在一些贪污腐败案件中,很多人都会有疑惑,有些公务人员,家庭条件优越,不愁吃不愁穿,为何还会伸手要别人的钱?其实说到底,这是贪欲。中国古话说,知足常乐,可更多的人是贪得无厌。牢牢管住自己的手,自己的嘴,自己的贪欲,为官自律,才能免去一败涂地。
清廉是一种作风,将清廉融入工作,形成一种工作作风,才能创造良好的清廉环境,才能抑制贪污腐败滋生。
今年以来,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强廉洁工作作风的建设。宴请风、送礼风、晚会大操大办之风等等都被严格限制,政府系统的污浊之风渐渐肃清,廉洁之风日益清新。
公务人员在平时工作中,亦需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大事小事秉公办,要有平和的心,耐心的笑脸,一以贯之的服务精神。官员下乡向群众讨意见,群众虽不会说出大理论,但却能说出真真实实的感受。一位村民说,平时去办事,问工作人员在哪个窗口,工作人头也不抬一下,用下巴指指方向,这样,我就有点被拒之门外的感觉。平实的语言却真实地反映了当下公务人员的工作态度。而这与当下依然盛行的走后门、靠关系的笑脸相迎,领导亲戚重点接待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此行为,失民心的同时,更助长贪腐滋生!
不敢取——既打“老虎”又打“苍蝇”
贪,不肃不去;腐,不根除必将蔓延。
贪由心生,自己无法控制的情况下,若再无外界因素的干涉与束缚,必然泛滥成灾,无法收拾。制度在人心之外,维持社会有序前进的根本保障。有威才可畏,有畏才可收,目无法纪者,纵会无法无天。
习主席在今年发出了掷地有声的政治诺言: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老虎”、“苍蝇”一起打!而一批位高权重的高官落马,更有利地表现了党和国家的反腐倡廉的决心。
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之下。腐败的形式是以权谋私,本质是滥用权力。将权利运行在阳光之下,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则有利于消除滋生腐败细菌的阴湿土壤。推行公务员“阳光收入”制度,通过阳光化提高透明度,通过透明度提高公平度,从而有效控制公务员隐性收入,将腐败现象拒之门外。不受监督和法律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加大监督管理,让权力行使者不能腐败;落实法律保障,更让肆意以权谋私者不敢腐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夯实反腐败的法律基础,真空腐败现象生长的氧气,使其无法生存,无所藏身。
提高腐败成本与腐败风险。从某些案例可以看出,一些重点部门、重点领域的腐败案件屡禁不止,不仅有制度上的因素,也有腐败成本太低的原因。为贪污腐败者制定宽严相济的尺度,为其违法行为网开一面,都影响了法律的圣洁性,同时也破坏了百姓心中的那杆秤。因此,惩治腐败行为重在“严”!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只有让心存侥幸的人看到腐败付出的沉重代价,才能让他们彻底放弃钻法律空子的思想;只有加大腐败分子的“腐败成本”和“腐败风险”,才能让执法者引以为戒,谨遵法纪。
要想国家清廉成风,每个公职人员必先从心里植入清廉的种子,人人扫好自己屋天下屋才好扫!我真心地憧憬着,在不久的将来,老百姓乐于走进大门找政府,而不是想方设法走后门;提到当官的,百姓都是笑脸竖拇指,而不是紧锁眉头心有怨;行贿者行贿无门,开始思考如何以真才实干说话!我相信,这一天,必将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