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礼赞
——读廉洁书籍,扬清风正气
www.wkfxw.com,免费收集整理
所谓清正廉洁,指的是为官要清白正直,不贪财货。清正廉洁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被视为“国之四维”之一,又被视为“仕者之德”。为官清廉是从政者必须具备的品质,清则无私,廉则生威,为官做到清白廉洁,便能鞭梢所指,从者如流;登高一呼,万民响应。
时下,国家一直在宣传反腐倡廉,因为惟有廉政才得以取信于百姓,然而廉政的同时必须严格立法,惟有廉政才能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保证市场经济公平竞争,正常运转。
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仁政学说以及一系列民本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国古代著名的王侯将相都很注意修身立德,心存百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李世民曾对群臣说:“为君之道,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意思就是说,作为国君,首先要心存百姓,如果靠损害百姓的利益去满足自身,就如同割自己腿上的肉去填肚子,肚子饱了,自己也死掉了。正是由于唐太宗能正身、心存百姓,所以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我国古代一些为官者,曾撰联自勉,即使今天读来,也不失教益。清代时许多衙署时兴提这样一副对联:“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上联说的是,贪财固然是贪,可是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所以切莫只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的根本。下联说的是,只要求百姓勤俭,不算是俭,因此要保持自身品行方正,有节操。尽管由于历史的、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清正廉政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民族的、地域的、阶级的狭隘性,刻上历史与时代的烙印,但它仍不失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到了近现代,这种美德得以继承和发扬,并被赋予了时代的、新的内容。那就是率先垂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并涌现出了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如书中提到的坚持原则,不询私情的恽代英;身先士卒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腰缠万金不动心的陈毅元帅;甘于淡泊的陆寅初教授;依法办事,铁面无私的模范检察长刘金才等等,这样的优秀人物不胜枚举,他们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清正廉洁的颂歌。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黄埔军校,在军校大门上悬挂一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该联一语点破办学宗旨,被学员奉为警策。后来一些人投靠反动势力,背叛了先生精神,人们在愤慨之余,将此联改为:“升官发财,莫走别路;贪生怕死,请入此门。”在我们国家,腐败问题一直是困扰全国人民的头疼问题,国家需要不断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我们需要的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贪污腐化的领导者。腐败只能给国家带来损失,给人民带来伤害。腐败可以破坏生产力,瓦解凝聚力,削弱战斗力;腐败不除,改革难行,发展难促,稳定难求。
和谐的社会风气就应该从你我做起,明白它的危害,揭开它的面纱。如果你是一位正直的领导,那么你应该杜绝这种不良行为。如果你是一位平民老百姓,就从自身做起。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决不能成为停留在口头上的空洞口号。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遏制受贿,惩治腐败,弘扬清廉。
“诗堪入画方称妙,官到能贫乃是清。”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不少仁人志士都曾探索过从政为官之道,要想做到清正廉洁,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即其身要正,心存百姓,清廉自守。当前,举国上下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作为一项重中之中的任务来抓。明确指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党和国家提出和正在实施“以民为本”的思想,大快人心,深得民意。
峥峥铁骨,一身正气,这是我们共产党员永远塑造的形象;防腐倡廉,锐气昂扬,这是我们人民公仆永葆生机的能量。我们襟胸坦荡,谱写的是一首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乐章;我们无怨无悔,绘就的是一幅幅真理正义和谐友爱的坦荡;我们时刻警钟常响,知荣明辱,牢牢把握人生的航向;我们时刻两袖清风,勤政倡廉,将廉政的芬芳飘满每一寸土壤。无论何时何地,无论现在将来 我们永远坚守承诺:勤政清廉,让党旗永远高高地飘扬!
事实表明,腐败破坏生产力,瓦解凝聚力,削弱战斗力;腐败不除,改革难行,发展难促,稳定难求。面对又一位倒下的副省级高官,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该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下什么?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决不能成为停留在口头上的空洞口号。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
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作为一项重中之中的任务来抓。明确指出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党和国家提出和正在实施“以民为本”的思想,大快人心,深得民意。
“何者为廉兮,何者为洁?安分守己,寡欲清心。”在党的光辉历程中,有着一大批为民请命,鞠躬尽瘁的优秀儿女。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带领群众治风沙,斗盐碱,为使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累死在工作岗位上,是勤政为民的典型。人民公仆郑培民一身汗,两脚泥,实践党的宗旨,“万事民为先”,是勤政为民的楷模。人民的好儿子孔繁森两次进藏,为阿里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留下精神后人赞,是勤政为民的典范。我们每一名干部都应该学习他们视人民群众如亲人的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为民官,想民事,知民意,解民忧。彻底消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浑浑噩噩,混天了日”、“精神萎靡,不在状态”、“被动应付,当撞钟和尚”的错误思想,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
“常修为政之德”就要抓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质,以为民、务实、清廉、勤政为核心内容,常修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为政之德。“ 常修”,不在于有多少豪言壮语,也不在于有多么惊天动地的举动,关键在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潜移默化,在于为人民服务的一言一行,在于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
“贪”一个字,究竟会给那些腐败堕落的人带来什么?首先是家庭的哭泣!贪官们的犯罪事实一旦败露,面对的将是家庭的哭泣,不但自己会受到牢狱之灾,家人也会因此倍受牵连,一头是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头是家人,众人背议,妻儿老小孤立无援,一个丢失道义的人,家庭的欢乐早已被牢狱剥夺。第二是事业的毁灭!贪污的犯罪行为揭露后,意味着他们的事业也将毁灭,这次的犯罪行为将成为他们资料上永远的一个污点,他们失去了原本飞黄腾达的事业,得不到同事的支持,失去了进取的自信,没有了朋友的鼓励,一个丢失道义的人,事业的意义早已被法律的威严封杀。
贪,剥夺了人格的尊严。廉,则度年如日,贪,则度日如年。在各种机制不断完善,法律日渐成熟的情况下,贪,等于选择了自己的终身监禁。
“宽一分则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则官不值一文钱。”心清水浊,山矮人高。意为自己为官清廉,心地纯洁,不与混浊官场同流合污;下联警示自己置身高处,不让世俗浮云遮住眼睛。廉洁礼赞,音律铿锵,以文化人,以理育人,以情动人,以德感人,奉献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廉政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