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外传》,成书于1910年,该书是由英国作家布兰德与白克浩斯两人合著的。原书是英文原版传记,我现在手上的这本是河南文艺出版社翻译出版的。据说该书原版面世之后,就在西方世界引起极大吸引力,仅在出版后最初的18个月里就重印了8次。
《纽约时报》的评论是:“此书堪称权威之作,因为它所依据的事实,全部出自于宫廷档案和太后管家的私人日记,对于这本书即使是匆匆一瞥,也能感受到 文库分享网(www.Wkfxw.com),全免费下载
它卓越的品质……或许,此前从未有过这样的中文档案向世界披露过,也没有哪本书对中国宫廷生活的真相有过比这更详尽的反映。”另一家杂志《观察家》评论说:“很少有哪一本围绕国家档案所写成的书,能像这本书,如此可靠、如此丰富、如此引人入胜。”
然而此书在我中华大地一直争议不断,因为这里说的是与我们在很多电影、文献资料中完全不一样的慈禧。两位作者以该书为武器有力的颠覆传统中慈禧的阴险恶毒、残暴不仁、祸国殃民的形象,在他们的笔下,慈禧的形象是一个具有聪睿之智、沉毅之材的中国君主。
不知道是否因为是站在西方人的角度,还是刻意对于慈禧的讽刺,把慈禧的形象描绘得如此高大,光芒四射,还将其性格列举如下:
一、 她刚强勇毅、纯实的本性,还有过人的指挥才能。在义和团作乱之时,她能坚定不屈、临危不惧,于居所之中画竹自乐,运筹帷幄,下令停止攻打使馆,于湖中取乐躲避喧嚣。即便在被迫逃离,仍如预备出游,巡视天下,一幅冷静安闲之状,毫无惊慌之举,其雍容华贵之气韵,令人敬仰,难以忘怀。
二、 她自视极尊。她居至高之位,自觉一言一行,能操控整个帝国,自觉一物一品,都具有无上之权威。曾经美国一画师为其绘油画像一幅,送往圣路易参展。她对此极为重视,特别下令选一轻便铁路,专门用于运送此画。油画用黄缎盖着,并且被恭敬地捧着前行。当油画于出宫之前,皇帝对之也要跪送,其通过城中到达铁路轨道时,更是人人下跪,,如同太后亲临。
三、 她自己出言谨慎,凡她所信任依赖之人无不坚毅不屈之辈,如曾国藩、左宗棠等,他们都是秉性刚强之人,都是敢于直言之人。虽然有时大臣偶有冒犯之处,但由于其人才华出众,勇气可嘉,也不追究。比如谭嗣同。
四、 用人不存满汉之别。凡内外官吏、无论满汉。慈禧皆平等对待,不偏用满人。说是不偏用满人,皆因深知汉人之聪明才智不在满人之下,但汉人之数众,又远大于满人,为求保存满人的权势,天下一统,必须先得汉人之心。以汉人之智治汉人之土,以汉人之才治汉人之滨。
五、 迷信。慈禧总是相信无形之中有一种非常巨大的势力,它的智慧远远超过了人类,我们必须顺之而行。情况危急之时,慈禧也会时常向神灵求救,并不断向祖宗祷告,谓祖宗威灵昭鉴在上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选择自己的陵墓的事情上。在工程进行过程中,时时听取迷信的见解,如选址要山水环绕,地势极佳,还要采用各种繁杂的仪式,来驱除邪恶,最后才选一吉日开始动工。陵墓的建筑必须和慈禧的生辰八字相符。
六、 节俭。慈禧年迈之时几乎近于吝啬,善于囤积,以至于在宾天之后,在其宫内埋藏了巨额的金银、金佛,还有其他各种珍贵的丝绸、药材,甚至于连珍贵的祭祀用具也有,共计约一千六百万便士。(而当时1便士=7.5两白银)
看完这本书时,我明白到历史原来是没有真实与否,只是史学家借助历史事件结合时代编撰而成。慈禧也是如此,把自己之前所知道的慈禧,还有本书中所看到的慈禧结合起来就是我自己心中的慈禧。我心中的慈禧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她的成功在于能在男人统治的世界上,夺得了本应由男人把握的最高权力,并且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了一番事业。三度垂帘听政、两决皇储、乾纲独断、运大清国脉于她的股掌之上,并且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慈禧的失败在于对权力她有着近乎病态的渴求,她的大半生都在恣意领略追逐权力的刺激和尽情享受得到权力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