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家长们抱怨,“我家孩子特别不爱吃饭,一顿饭要追着喂才能吃几口,愁死了”。那么,如果孩子不爱吃饭,家长应该怎么应对呢?
自己吃饭
以身作则
控制零食
吃是一种本能,是维持生命的必须。家长不要盲目的认为孩子不爱吃饭。如果不吃饭,就会饿,就会不舒服,这是所有孩子自从出生就知道的真理。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尽管眼睛还没有睁开,就知道要寻找母亲的乳头喝奶了。家长凭什么判断孩子不爱吃饭呢?
吃是一种本能,那么为什么孩子不吃饭呢?就是因为家长做不到“饱饿由儿”,最近网络盛传一句话“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同样,有一种饿叫你妈觉得你饿。由于先天的体质不同,有些孩子天生饭量大,有些孩子天生饭量小。
可是家长们不理解这一点,要么秉持着“科学喂养”,书里说吃多少就是要吃多少,要么秉持着“对比喂养”,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吃我家孩子就要怎么吃,从而强迫孩子定时、定量的吃,即使孩子已经饱了,家长也认为孩子吃的量不够,强迫孩子多吃,把孩子的胃口吃坏了。因此,家长从孩子出生起,就应该做到“饱饿由儿”,孩子饿了,自然会找吃的,不要强迫孩子必须吃。
很多家长把孩子不爱吃饭的原因归结于挑食,我家孩子不爱吃胡萝卜、我家孩子不爱吃牛肉,就给孩子贴上挑食的标签。在小编看来,什么叫挑食,完全不吃某一类食物才叫挑食,例如孩子完全不吃肉,只吃素,这才叫挑食。如果孩子仅仅是不爱吃某一种食物,这只是个人喜好问题,即使是成人,也不会什么都喜欢吃,更何况是味蕾更加敏感的孩子。
不爱吃某一种食物,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家长只要让孩子随意就好了。没有那种食物是不可替代的,不爱吃苹果,那就吃桃子,一样能够达到营养均衡。如果以营养均衡为理由,强迫孩子吃其不爱吃的食物,只会让孩子倒尽胃口,更加拒绝吃饭。
对于拒绝某一类食物的孩子,例如有的孩子绝对不吃肉,或者绝对不吃蔬菜,这才是家长应该重视和解决的挑食问题。有些家长会要求孩子必须吃完,不吃完不许玩,结果就是孩子抱着饭碗“磨洋工”,一个晚上也吃不完。
强迫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想让孩子接受某类食物,其一是家长不能排斥,在孩子面前,家长要很淡定的把某一类食物吃完。有些家长会哄孩子,“胡萝卜多有营养啊,多吃点长大个”,这样的话只会强化孩子的认知“我是不喜欢胡萝卜的”,其实家长只需要以身作则,平静的把胡萝卜吃掉就可以了。其二是要变换方法,如果孩子不喜欢胡萝卜,那就试着包胡萝卜羊肉馅的饺子,并且不告诉孩子饺子的馅料,等孩子开心的吃完了,在装作不经意间讨论“今天的胡萝卜饺子真好吃”云云,孩子已经吃了,也不能再吐出来,同时发现胡萝卜也不是不能接受,就不会再挑食了。
孩子在2岁左右,就会学习使用餐具自己吃饭了。有些家长害怕孩子吃的慢、吃的少,有些家长嫌弃孩子吃的脏,就帮孩子喂饭,不但造成孩子手部灵活度得不到锻炼,也减少了孩子吃饭的乐趣。家长应该放手了,让孩子自己吃饭。
有的家长抱怨“喂饭都吃不了几口,自己吃就吃的更少了”,其实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办法是饿一顿就好了。让孩子坐在家长的身边吃饭,等全家人都吃完饭了,无论孩子吃了没有,都将碗筷收起来,不到下一顿饭的时间就不开饭,孩子感受到没有认真吃饭的饥饿感,自然会完成自我修订和自我调节。
家长给孩子吃零食的理由千奇百怪,“孩子不爱吃饭,不吃零食更加没有营养了”“孩子饭吃的少,不吃零食肚子饿”“我这不是零食,是山楂片,开胃的”“我这零食是进口的,可好了”。家长需要知道,零食无法代替正餐,零食无论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为了保持其口味,都会在里面添加白砂糖、油脂、色素、防腐剂等等,例如山楂片,其内添加的色素、调味剂、防腐剂对身体的损害先不提,单单是其内的糖分就足以抵消山楂带来的开胃作用了。
孩子一旦能够随心所欲的得到零食,怎么还会对正餐感兴趣呢?家长要做的是首先控制零食的量,例如每天可以吃2块饼干,吃完就没有了,并坚决执行,无论孩子吃饭多少,都不能得到额外的饼干。这样就不会造成“零食驱逐正餐”的挤出效应。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自主自立,吃饭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吃不吃、吃什么应该让孩子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