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野外实习报告
摘要日照市是一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近年来,日照的经济发展飞速发展,根据其特殊的优越区位和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发展特色经济,特别是旅游业,在日照渔家民俗旅游,别具一格。另外一大特色就是港口产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日照市的经济,本文主要就日照的基本自然条件和经济规划发展现状与方向做出简要阐述。
关键词日照市 经济发展 资源 旅游 规划
引言 野外实习是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检验课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在大学期间已进行了两次野外实习考察,分别是:嵩山地质实习和连云港人文景观实习。此次日照实习则为经济、人文地理实习。主要侧重于经济地理、城市地理、旅游地理、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的考察与实习。
实习时间为6天,从6月27号开始到7月2号结束。实习内容为日照市城市规划与建设、开发区规划与建设、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展、港口规划与布局、港口建设与发展状况、港口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开发、海洋产业发展及环境保护等,在为期6天的实习中,我们依次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考察学习。
一、日照市基本概况
1.1区位简介
日照市是一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位于东经118°25′——119°39′,北纬35°04′——36°02′之间,地处中国沿海中段,鲁东南低山丘陵区,地势由中、北部向东、南部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间分布。东临黄海,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北邻青岛,南接江苏连云港,西通中国内陆诸省区。
1.2历史沿革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享有“东方太阳城”的美誉。夏、商时称东夷,周、汉时为莒国,1184年设日照县。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秀美,是理想的旅游、度假。休养之地。
1.3政区人口
全市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海岸线100公里。由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和日照经济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构成。有54个乡镇、街道,总人口数为294万。
1.4自然物种
28号,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日照市城市规划馆,参观考察了科技馆植物园的众多植物。地处沿海城市,但植物种类繁多,如:油松、大叶女贞、凤尾兰、百日红、皂角、南天竹、日本红枫、黄连木、银杏、国槐、白蜡、桂花、樱花、悬铃木、木绣球、紫荆、构树、千屈菜、醉鱼草、鼠尾草、葱兰、大叶扶芳藤、红果冬青、三角槭、椤木石楠、水杉、连翘、石榴、火炬松、八宝景天、红瑞木、洒金珊瑚、紫叶碧桃等。这么多的不同气候的植物在日照都能正常生长,说明日照的气候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当然还有很多,我没有列出,品种的繁多共同构成了舒适的宜居环境,增添了城市的丰富多彩性。
1.5区位优势
(1)自然条件优越。 在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中,与日本、韩国相望。日照属暖温带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既有南方空气湿润的特点,又有北方四季分明的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2.7°,年均湿度72%,无霜期223天,堪称“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日照是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全国环保重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点,大气、海水质量均保持在国家一类标准。
(2)资源丰富。日照是华东的富水区,年均降水量870.3毫米,比全省平均多220毫米;人均占有水资源595立方米,是全省人均的1.7倍。农业资源特色鲜明,是山东粮油、茶叶、水产品、烤烟、果品、蔬菜、畜牧、中药材的重要产地,其中蚕茧、茶叶、水产品、烤烟、花生的产量和质量居全省前列,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林木资源种类较多,森林
覆盖率30.8%,南方的毛竹、北 方的落叶松等都能在这里生长。海洋资源丰富,-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2万多公顷,沿海滩涂5060公顷;拥有全国最大的海产品交易市场,是国内四大水产品育苗中心之一和山东重要水产品基地。日照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55种,探明储量的有23种。
(3)经济腹地广阔,交通便捷。境内拥有两条铁路、两条高速公路和两条国道。日东(日照-东明)高速公路横向连接京沪、京福高速公路,并与河南、陕西的高速公路相连。同三(同江至三亚)高速公路是直达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快速通道。日照至潍坊、日照至枣庄的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连接济青高速,成为山东中部的交通大动脉,另外还有204、206国道及多条省道贯穿全境。
同时,日照还是新欧亚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
(4)港口优势突出。 日照港是中国十大综合港和世界十大能源输出港之一,是中国重点建设的主枢纽港、集装箱干线港和第二大煤炭输出港,可停靠30万吨级海轮。在29号,参观了原名石臼港的日照港,其年吞吐量超3亿吨。岚山港则为全国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目前日照港已建成包括煤炭、化工、集装箱、散货在内的各类泊位33个,位于开发区内的日照港西港区已建成木片码头、通用杂货码头、集装箱码头、粮食专用码头、矿石码头和客轮码头。
(5)旅游资源众多。日照市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主要风景点有鲁南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第一海水浴场、万坪口海滨、前三岛、日照西湖水库、河山汉字摩崖巨书、日照港、五莲山、浮来山、东海峪、两城、尧王城遗址等。日照气候宜人,是理想的旅游、度假、休养胜地。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百公里海岸线滩平沙细,水清浪稳,林带茂密,拥有亚洲第二大、我国北方最大的天然泻湖和国家级海滨森林公园,沿海有多处海水浴场。
王家皂民俗引人。 我们一行27号乘车赶赴日照,住宿的地方就是在王家皂,都是渔家小院。民风淳朴,老板夫妇人很好,学生老师和渔家人建立了很深的友谊。从宏观看,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是一种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
近年来,民俗旅游以其浓郁的文化气息、独特的地域风情、客观的经济效益在各地迅速兴起,成为各地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民俗旅游能够将自然与社会、文化与生活、观光与体验、传统与现代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众多的旅游形式中彰显出它独特的魅力,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日照市的渔家民俗旅游倍受青睐。
二、实习内容
2.1科技园
在日照实习的5天中,我收获颇丰。在28号去的科技园看到了日照的规划蓝图,就现有规划而言,日照的整体布局还存在不足:分布不均,建设规划杂乱等都是问题所在。但在建设规划目标上,我觉得其他城市应当借鉴:日照城市建设以“环境优先”、“以人为本” 为基本准则,以营造适宜生活居住和创业发展的城市环境为目标,注重居住环境的舒适性,突出开放型、花园式、生态化、大绿量的特点,马路宽敞,建设稀疏,空间开阔。日照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新欧亚大陆桥的东方桥头堡,做好了带头作用。在山东,响应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养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蓝色经济区空间布局已经完成,开展的实施已经初有成效。
我还了解到,日照市的城市规划历程:1984年开始第一次规划;1989年第二次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并设地级市;1994年第三次规划方案正式批复实施;2006年第四次城市规划(计划时间2006年-2020年);2013年启动第五次城市总体规划,包括:人口与用地规模、城市主城区建设现状、市域经济发展、对外经济、出口与进口、一带一路规划、旅游业发展、日照市城市定位等等。
2.2曲阜师范大学
在曲阜师范大学,我们听了院长的报告,报告指出:日照分5个功能区,分别是日照大学科技园、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国际海洋城。在发展大趋势面前,日照的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机遇则是国家的蓝、红、金三个发展机遇:蓝代表蓝色经济区、红表示沂蒙革命老区、金代表钢铁工业。只要合理的开发就能为日照的发展带来动力。挑战则是:1.空间狭小,南北夹击(空间压迫);2.经济基础少;3.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冲突;4.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工业比重超过2/3);5.宏观的新常态经济发展道路艰难。
2.3海洋局
在海洋局,我们听了海洋局局长的报告。报告主要围绕2016年世界海洋日主题“关注海洋健康,守护蔚蓝星球”展开。这两个小时的听讲中,我们了解到了我国海洋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其中包括:1.陆源及海源污染物的排放过量,污染源治理欠账太多;2.海洋资源开发缺少科学管理;3.监测、预报不科学;4.强大的需求导致开采过度;5.我国的人口国情,人口众多,污染排放量巨大;6.海洋环境执法体制不健全等。进一步了解了海洋污染的来源:
1.石油污染;2.船舶污染(带来生物入侵);3.海洋勘探污染。
2.4海滩
在海滩考察,我们进行了日照市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及局部规划。自然景观的旅游最核心的就是还原保持自然本身,海滩要吸引游客,重要的就是保证海水和沙滩的自然性,减少或避免污染的存在。日照做到了,广阔的海岸沙滩,几乎没有其余设施,空间都给了海水和沙滩。在周边的规划中,本着人性化的理念,凡是人们需要的东西,都有专门的商铺进行售卖。小吃、娱乐、休闲的全方位提供,使得日照成为旅游胜地。
2.5刘家湾赶海园
刘家湾赶海园总规划面积5.15平方公里,拥有5.4公里长得黄金海岸线。落潮时有1.3万亩潮间带,滩平沙细,面积广阔,盛产40余种贝类和蟹类。刘家湾赶海园最初的旅游项目是单纯的赶海拾贝,游客主要是来自省内各内陆城市、河南、北京、南京等地,“赶海旅游”项目已成为日照市旅游业的一大亮点。 7月1号,我们一行来到刘家湾赶海园,这是一处以赶海为主,集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居住为一体,具有沿海民俗风情的多功能综合型特色旅游景区。被誉为“亚洲最大金沙滩、中国第一赶海园”。
三、日照城市规划
3.1日照港规划
日照港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沿海主要港口,现有生产性泊位49个,其中万吨级泊位40个。 日照港由石臼和岚山两个港区组成。目前,石臼港区以煤炭、铁矿石、粮食、水泥等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运输为主,岚山港区以石油及液体化工品、杂货、大宗干散货运输为主。日照港总体规划生产性泊位280个,吞吐能力6亿吨。其中石臼港区规划生产性泊位78个,码头岸线总长27.3km;岚山港区规划生产性泊位202个,码头岸线总长59.3km。
日照因港而设、依港而兴。日照港口建设起步早,经济发展对港口的依赖度高:2006年,日照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亿吨,一举成为全国大陆沿海第9个、全省第2个亿吨大港,临港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港口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四成。现在,日照港的吞吐量已达1.38亿吨。
《日照市港口总体规划》经市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新规划与现行规划相比,在五个方面有重大突破:一是对港区规划范围的突破。岚山港原规划西起岚山老港区,北至王家海屋,岸线不足4公里;新规划提出了岚山北港区的新概念,将岸线北界点推至龙王河,新增港口岸线约8公里,使港池水域、港区陆域均超过12平方公里,为在岚山再建亿吨大港拓展了空间。二是对港口功能定位的突破。原规划中日照港主要是能源输出港,岚山港为液体化工中转港,功能分离、单一。新规划充分考虑了船舶大型化,码头深水化、专业化,港口功能多元化的新趋势,在解决好功能重叠、分区散乱等问题的基础上,强化了港口物流功能和城市现代化推动功能,将日照港口功能定位为“以大宗散货为主、专业化程度高、临港工业和物流业发达、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沿海主要港口”,为构建第三代港口的框架奠定基础。三是对港口发展规模的突破。原规划到2020年建成亿吨港口。新规划到2007年吞吐量达到亿吨,2010年达到1.5亿吨,2020年达到2.5亿吨,各时段发展规模均是原规划的2倍以上。四是对港口竞争力整合的突破。原规划受港口管理体制制约,日照、岚山两港分头规划,功能重叠、定位交叉,缺乏对外竞争的合力。新规划按照“一城一港”的原则,将日照、岚山两港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使两港既有明确分工,又能优势互补,形成集约优势,全方位提升对外竞争力。五是对港口与城市互动关系的突破。原规划虽然考虑到了港城互动作用,但远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新规划在大型泊位、专用泊位和港区内集疏通道等方面,充分考虑了临港大工业和城市跨越发展的需求,着力构筑港口与临港工业、现
代物流业、现代化港城互为依托、互推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3.2工业规划
由港口和临港工业为主体构成的港口经济系统的发展与日照市发展的性质和方向是密切相关的,涉及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随着港口崛起,日照城市产业布局随之实现战略调整:以港口发展、临港工业发展为主导。围绕临港产业发展,日照市全面实施“产业链招商、集群化发展”的城市产业发展战略,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的思路,吸引临港大工业和加工贸易项目,培育了一大批临港大工业项目,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钢铁、化工、能源、浆纸、粮油加工、机械制造等六大临港产业体系已经建成。
日照市的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突出发展主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优化调整投资结构为先导;以加快工业调整振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优化布局、技术改造、联合重组、招商引资为重点;突出建设大项目,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着力培植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和名牌拳头产品,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全力构建“精品钢、汽车及发动机、石化、纸浆、油脂、船舶”等临港优势产业基地,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按照“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要求,构建现代蓝色海洋经济产业体系,确保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3旅游规划
日照市旅游资源空间格局提为“一心、二带、三区”的旅游产业空间布局,从而使旅游产业空间布局更具科学性和完整性。“一心”是指日照市区。提升现有旅游设施水平,以旅游发展促城市功能完善;扩大城区森林覆盖率,突出度假旅游城市形象,增强滨海城市的亲海、阳光特质。“二带”是指阳光海岸带和休闲度假旅游带。包括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桃花岛及若干渔村、山海天、日照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等景区及滨海沙滩、民俗村资源等。开发“3S”旅游产品,重点发展海滨休闲度假旅游和水上运动旅游。北国江南休闲旅游带:包括竹洞天景区、山水茶游览区、圣公山游览区等。“三区”是指山岳生态旅游区、莒文化旅游区、南部滨海旅游区。山岳生态旅游区主要包括五莲县境内的五莲山、九仙山、大青山和龙门崮-峭子山游览区等,旅游开发突出“山地自然生态”和“佛教文化”特色,重点是保
持资源的原生性,发展生态旅游及山岳观光度假旅游。莒文化旅游区 包括莒国古城、浮来山、屋楼崮等,突出“莒文化”和民间福寿文化特色,重点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南部滨海旅游区空间范围是岚山区的沿海区域,主要功能是港口服务,主打区域旅游市场,开发滨海地带,突出安东卫历史文化,重点发展临港休闲旅游。
结语:
日照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突飞猛进,拥有着极好的发展条件,并且注重在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我们相信,日照市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