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为政》第四章内容: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论语是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的他和他的弟子的言行,不是他创作的。所以,我们在读《论语》时,是从他的弟子的角度来了解孔子的。由此,有些观点,并不见得就是孔子的真实意见。要结合现代的实际情况来读古人写的书,才能取得书中有益之处。
论语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直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就立下了学习知识、掌握学问的志向。
志,动词,立志。学,名词,学问、知识。
孔子从小就确立了志向,并为之努力,为未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从小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是多么的重要。
子曰:三十而立。
直译。孔子说:我到了三十岁,就确立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立,动词,做出、定出。
孔子经过十五年的积累,验证了自己的志向是正确的。
人生是很漫长的,不要急于求成,积累才是最重要的。
子曰:四十而不惑。
直译。孔子说:我在四十岁的时候,人生中没有了困惑,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惑,名词,疑惑、困惑。
过了十年,对人生中的许多问题有了自己的理解后,孔子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
经过四十年的积累,人生中还有什么不能明白的吗?
子曰:五十而知天命。
直译。孔子说:我到了五十岁时,就了解了自己的命运。
天命,自然赋予人的命运。
五十岁的时候,孔子了解到自己这一生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
到了五十岁的时候,人们基本上能了解自己这一生是什么样子了。
子曰:六十而耳顺。
直译。孔子说:我在六十岁的时候,能接受任何的观点,并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耳顺,代表能听进去不同的意见与言论。
在六十岁时,孔子的思想达到大成,对任何事物都有正确、客观的理解。
我们到了六十岁的时候,能越活越明白吗?
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直译。孔子说:在七十岁后,我遵守规矩、习惯时用自然的心性,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从心所欲,发自内心的想法。不逾矩,遵守规则、规律。
七十岁时孔子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顺其自然、符合道的意境。
七十岁,古人所谓的古稀。人们在现代能保证自己活的有规律、并遵守自然吗?
图片取自百度百科_孔子。特此感谢。
参考了钱穆《论语新解》之为政篇第四章的内容,对第四章进行了理解。